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尿hematuria

尿中有较多的红细胞(显微镜下每一高倍视野有数个以上)出现,叫血尿(正常尿中含少量)。其中显微镜下明显增多者称显微镜血尿,尿呈血色者称肉眼血尿。临床上见于各种泌尿系统疾病,如各种炎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外伤、药物刺激等;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子宫、阴道、直肠疾病侵及尿路)等。血尿在临床上是较常见而重要的症状之一,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血尿

尿液中有红细胞。分肉眼血尿及显微镜血尿。排尿开始有血尿为初期血尿,病变在前尿道;排尿终末时有血尿为末期血尿,病变在膀胱基底部或后尿道;排尿全过程都是血尿为全程血尿,病变在膀胱或膀胱以上。常见原因有损伤、炎症、结石、结核及肿瘤。

血尿

血尿

血尿即尿液中含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重要症状,原因繁多,且对机体的影响甚为悬殊。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因此广泛地引起了重视和进行了研究。
血尿的分类:
❶根据含血量的多少分为肉眼血尿及显微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即肉眼能看到的血尿,随尿液酸碱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尿液中性或碱性时肉眼血尿般1000ml尿中混有0.5ml血液时肉眼就能觉察。镜下血尿仅于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一般新鲜尿液离心检查每高倍视野中平均红细胞数超过3个,不离心检查每高倍视野平均红细胞超过1个,或12小时夜尿中红细胞总数超过50万个,或新鲜尿液一滴置于血球计数板上直接计数,每立方毫米超过10个红细胞者均称镜下血尿。
❷根据血尿与排尿关系可分为初血尿,全血尿及终末血尿。一般采用三杯试验加以确定,初血尿表示病变位于尿道;全血尿表示病变在肾脏或膀胱颈以上;终末血尿表示病变在膀胱颈和三角区或后尿道。
❸根据尿液的内容、性质及色泽可分为真性血尿及假性血尿。后者包括血红蛋白尿、尿黑酸尿 (参见 “尿黑酸尿症”条,89页)或大黄、酚酞等药物引起的红色尿以及非泌尿系疾病如直肠息肉、阴道出血等混入血液的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颇多,常从两方面考虑:
❶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肾炎,尤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多见,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结石、先天畸形、肿瘤、损伤及肾结核等。
❷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病、感染性及营养缺乏性疾病等。
发病原理因病因而各异。或由致病因素对泌尿系统的直接损害所致,因肾脏有丰富的血管,很多疾病可使其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如肾结石、肿瘤引起的溃疡、浸润;或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基膜,激活补体,造成基膜破坏,见于肾炎;也可因血管病变,如肾小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缺血、缺氧,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或因凝血机制障碍,造成包括血尿在内的全身广泛性出血。
诊断步骤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泌尿系各种常规检查包括尿三杯试验、中段尿培养、泌尿系X线检查、肾图,必要时作肾穿刺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综合加以分析。
应特别详细询问血尿的伴随症状。
❶如伴浮肿、高血压多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也应考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或红斑狼疮性肾炎。尿液尚应有蛋白尿,显微镜检查除红细胞外尚有管型。
❷如伴尿急、尿频首先应考虑泌尿道感染,其次为肾结核。
❸如伴肾绞痛或活动后腰痛应考虑肾结石。
❹如伴低热、盗汗、消瘦应考虑肾结核。
❺如伴皮肤、粘膜出血应想到出血性疾病。
❻如伴出血、溶血、循环障碍及血栓栓塞症状时,须考虑DIC。
❼如伴溶血症状应考虑溶血尿毒综合征。
❽如伴肺出血应想到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❾如伴身体其他部位外伤应考虑泌尿系统外伤。
❿如伴肾部肿块应考虑肾肿瘤或肾静脉栓塞。(11)如无明显伴随症状时,应考虑良性再发性血尿、良性家族性血尿、肾盏乳头炎、肾微结石、肾小血管瘤及肾盂、尿路息肉等。

☚ 直立性蛋白尿   良性家族性血尿 ☛

血尿

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微量红细胞(每高倍视野0~2个)。12小时尿细胞计数(Addis法),红细胞数0~50万个可认为正常。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能出现一时性微量红细胞,亦可认为正常。但如尿中经常出现红细胞,用不沉淀尿作涂片检查,每2~3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数>1个,或尿沉渣镜检 (尿10ml离心沉淀5分钟,转速1,500/分),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 Addis红细胞计数>50万个; 或收集三小时清洁尿,计算一小时尿红细胞排泄率>6万; 则称血尿。若尿比重过低,尿呈碱性或尿标本放置过久,则尿中红细胞会被破坏,虽有血尿,而尿沉渣中亦可无红细胞。
血尿可轻可重,轻者仅在光镜下见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 重者肉眼即见尿呈血色 (尿中含血量>1ml/L),称为“肉眼血尿”。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和“痛性血尿”两种。这与血尿的原发病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有关。血尿的程度和痛与不痛均和引起血尿的疾病的严重与否无平行关系。
病因 血尿的病因分为: 泌尿系统疾病 (包括肾脏及下尿路疾病);全身性疾病; 尿路邻近组织疾病和其他原因。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统疾病,其中以结石、感染、肾小球肾炎为最多见,肿瘤次之(见表)。

血尿的病因

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疾病
结石 肾、输尿管结石
感染 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及其他感染
肾炎 急性、急进性(包括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慢性或隐匿性肾炎(或IgA肾病)以及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等
肿瘤 良性或恶性肿瘤、转移癌
血管疾病 肾梗塞、肾皮质坏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肾动脉硬化、肾动静脉瘘、肾静脉血栓
形成、肾动脉瘤等
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多囊肾、家族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海绵肾、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损伤 外伤、器械检查、手术或运动所致血尿等
其他 肾下垂、游走肾、肾盏-静脉通道等
下尿路疾病(包括男性生殖系统)
结石 膀胱、尿道结石
感染 膀胱、前列腺、精囊、尿道感染
肿瘤 良性或恶性膀胱肿瘤、转移癌、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
损伤 外伤、器械检查、手术、导尿、运动挫伤等
血管疾病 膀胱静脉曲张、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其他 膀胱或尿道息肉、憩室、尿道肉阜、膀胱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前列腺移位症、膀胱或尿道内异物等
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恶性网状细胞病、镰状细胞病等
感染性疾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埃及裂体血吸虫病等
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风湿病、过敏性紫癜等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Fabry病、淀粉样变等
理化因素损伤 磺胺、抗凝剂、盐酸氯胍、卡那霉素、杆菌肽、保太松、山道年、汞、砷、环磷酰胺、噻替哌、斑蝥、喜树碱、天花
粉、放射线等
尿路邻近组织疾病
感染 急性阑尾炎、盆腔炎或脓肿、输卵管及卵巢炎、子宫、阴道炎等
肿瘤 直肠、结肠、宫颈、卵巢等恶性肿瘤
其他
“特发性”血尿

诊断步骤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而重要的症状之一,约20%的病人以血尿为主诉。血尿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假性血尿:
❶排除月经、子宫、阴道、直肠或内痔出血,以及人为的因素等污染尿液所致的假性血尿;
❷血红蛋白尿(呈均匀暗红色或酱油样,不混浊,镜检无或甚少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阳性)。
❸卟啉尿(尿放置或暴露在阳光下变红棕色或葡萄酒色,均匀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尿卟胆素原试验阳性,联苯胺试验阴性)。
❹肌红蛋白尿(呈均匀暗红色,镜检无红细胞,联苯胺试验可呈阳性,尿蛋白电泳可确定诊断)。
❺某些药物、染料试剂、食物等所致的红色尿,如氨基比林、山道年或大黄(在碱性尿中)、刚果红、氨苯磺胺、利福平、酚红、磺溴酞钠(四溴酚酞钠)、偶氮染剂、吲哚生物碱(在甜菜根中)、红色菜等所致的红色尿,镜检无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阴性。
确定为血尿后,首先要判断血尿的来源,然后确定原发病因。
判断血尿的来源:
(1) 尿三杯试验: 作尿三杯试验可将血尿区分为初血尿、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初血尿示病变在尿道,尿道滴血则病变在前尿道; 终末血尿示病变在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后尿道或前列腺;全程血尿示病变在肾、输尿管或膀胱。这对“镜下血尿”者更有助于诊断。
(2) 血尿的临床特征:
❶肾性血尿: 常伴有单侧肾区钝痛或肾绞痛;血尿为全程性、均匀、呈暗棕色;如系肾创伤性出血(如外伤、肾结石等),出血量较大,尿中容易出现三角形或锥形(肾盏铸型)、或蠕虫状血块 (输尿管铸型);如系肾小球性血尿,出血量较少,不易出现血块,但尿中常含有较多蛋白质(超过其他血尿中所含的蛋白量)或管型(尤其红细胞管型),晚近国内报道(中山医学院一院肾病科资料): 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血尿,其红细胞形态有多种多样的畸变、破损,数目也较多(>8,000个/ml),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如肾盂、输尿管或膀胱等病变),则红细胞形态很少畸变,尤其是在相差光镜下检查更突出,据此可鉴别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肾性血尿病人除非伴有膀胱病变,一般无明显排尿不适症状,当血量过大或血块堵塞尿道时才会发生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
❷膀胱性血尿: 由炎症或结石引起的血尿常伴有排尿不适(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或膀胱区痛的症状;血尿色较鲜红(如在膀胱内停留过久,色较深),可为全程血尿或终末血尿;血块呈不规则形;尿检查蛋白质少,无管型,可见较多的膀胱粘膜上皮细胞。
除根据上述特点进行鉴别外,如有必要,尚可用经导尿管冲洗膀胱的方法以判断血尿来源。如连续冲洗膀胱仍见血性液体回流,表示为膀胱出血。如膀胱内的血尿被冲洗净后,再灌入生理盐水随即抽出,回流液体甚澄清,停留片刻后才抽出,则回流液体呈血色,表示为肾脏出血,乃因血尿间歇自输尿管排入膀胱所致。
❸尿道性血尿: 常伴有明显的尿痛、尿急、尿频、或排尿困难等症状;血尿呈鲜红色;前尿道出血为初血尿或尿道滴血,后尿道或前列腺出血多为终末血尿。
确定病因: 由于血尿的病因很多,诊断必须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检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首先要结合发病年龄、伴随的临床表现 (包括症状、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等)、地方性流行病、多发病等,作出初步筛选性诊断。如儿童期血尿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结石等,如有肾炎的家族病史,同时又伴有耳聋或眼病征时,应考虑遗传性肾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血尿多见于肾小球肾炎、结石、尿路感染 (尤其生育期妇女)、结核等;40岁以上血尿应多考虑肿瘤,尤其是无痛性血尿者。如血尿伴有肾绞痛,应考虑肾或输尿管结石。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如病程长、病情起伏不愈且日益加重者,应考虑膀胱结核和肿瘤或前列腺肿瘤;如病程短、两次发作间症状能完全消失者,则多为非特异性膀胱炎、前列腺炎(成年男性);如同时伴有发热、双侧腰痛、脓尿,则应考虑肾感染(肾盂肾炎、肾积脓);如同时伴有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则应考虑膀胱或尿道结石。如血尿伴有高血压、浮肿、蛋白尿者,应考虑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伴发的血尿,须注意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患者伴发的血尿,除了合并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外,也要考虑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如血尿伴有肾肿块,单侧性者应考虑肾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液、肾囊肿等;双侧性者则多考虑为先天性多囊肾。如触及下移的肾脏,则可能是游走肾或肾下垂。如血尿伴有生殖系统结核(如副睾结核),则提示泌尿系统结核的可能性,尤其是有活动性肺结核者。如血尿伴有乳糜尿,则应考虑丝虫病,尤其在丝虫病流行区更应注意。如血尿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应考虑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等。在应用肾毒药物、抗凝剂或肾、膀胱区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出现血尿,则应考虑血尿与药物或射线有关。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血尿,如能在短期内消失者,应考虑为运动后血尿。如血尿与月经周期有明确的关系,呈周期性发作,经期过后血尿即停止者,应考虑膀胱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盆腔器官炎症、肿瘤,侵犯泌尿系统也可引起血尿,应注意盆腔或妇科检查。
据以上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后,可选择必要的特殊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如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可作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对泌尿系统肿瘤有确诊意义。肾结石的化学分析对结石的病因诊断有助。放射性核素肾图对肾原性血尿有参考价值。肾B型超声检查对肾肿瘤、囊肿、肾盂积液、肾结石等有诊断意义。腹部平片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肾钙化和萎缩肾等可助确诊。静脉肾盂造影对肾结核、肿瘤、畸形、位置异常、慢性肾盂肾炎、透X线结石等有确诊意义。如静脉肾盂造影不满意,可考虑作逆行肾盂造影。如患者情况不宜作逆行造影,可作大剂量造影剂静脉肾盂造影。体层X线照相或计算机体层摄片(CT)对肾肿瘤与肾囊肿有鉴别诊断价值。如疑为肾血管疾病可考虑作选择性肾血管造影术。膀胱镜检查对膀胱以下的疾病可直视诊断,亦可确定肾原性血尿来自何侧。膀胱造影对膀胱肿瘤、憩室、或结石等的诊断有帮助。所谓“特发性血尿”(约占6~8%),其实是一类原因尚未查明的血尿,其原因可能为隐匿性肾炎(如IgA肾病),局灶性肾盂肾炎,肾乳头炎,微结石,小血管瘤或血管扩张,肾过敏症,肾盏-静脉通路等,因此需反复细致观察。其中最常见的是IgA肾病,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病人可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多数无高血压或浮肿,肾功能保持良好。血IgA含量可增高。诊断主要根据肾活体组织检查,如发现肾小球系膜区有广泛IgA沉积即可确诊。经上述检查,一般即可确诊,如仍未获确诊者,则应暂按诊断的最大可能性进行诊断性治疗,如奏效可助确诊,如无效则应继续密切观察,定期复查,以期及早明确诊断。
☚ 尿色异常   脓尿 ☛

血尿

血尿

血尿是指尿内红细胞数异常增多。轻者仅光镜下查见红细胞数目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呈肉眼血尿。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的红细胞数目在150万以下。直接涂片法检查,每3个高倍(×250)视野不超过1个;血细胞计算池计数<3个/mm3;10ml尿离心沉淀(1,800rpm5 min) 每高倍视野<3个; 12h尿沉渣计数红细胞<50万,或每小时计数<6万。不论镜下或肉眼血尿均需查明原因。但有时镜下血尿不一定提示有泌尿系疾病,如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疾病,脱水或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暂时的镜下血尿。但肉眼血尿均应视为异常。
引起血尿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
(1) 泌尿生殖系疾病: 绝大多数血尿均属此类,包括:
❶肾小球肾炎;
❷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膀胱结核;
❸结石: 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
❹肿瘤: 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肿瘤;
❺先天性畸形: 多囊肾、海绵肾、血管瘤等;
❻化学药品或药物: 磺胺、盐酸氯胍、山道年、酚、乌洛托品,某些重金属如汞、砷等。
(2) 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急性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结肠憩室炎或邻近器官的肿瘤等,也可造成血尿,以镜下血尿为多。
(3) 伴随或继发于全身性疾病:
❶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恶性网织细胞增多症等;
❷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丝虫病等;
❸心血管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肾梗塞等;
❹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
❺变态反应病: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过敏反应等;
❻代谢病:痛风、糖尿病等;
❼维生素C、K缺乏等。
(4) 其他: 肾下垂、游走肾、运动性血尿等。
诊断血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要确定是否真正为血尿,然后再进一步检查原因。通常需排除下列情况:
❶食物和药物性红色尿:食入大量甜菜根,特别是在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病人; 某些药物如安替比林、硝基呋喃妥英、山道年或大黄(在碱性尿中),某些染料试剂如刚果红、氨苯磺胺、酚磺肽、磺溴肽钠等可使尿呈红色; 尿酸盐析出后亦呈红色沉淀,但镜检无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阴性。
❷血紫质尿: 血紫质病人的尿放置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但尿液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
❸血红蛋白尿: 尿呈暗红色,如含量较大可呈酱油色。放置后无红色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或仅有少数红细胞。联苯胺试验强阳性。此外要排除月经,子宫、阴道出血,痔出血或其他因素污染尿液。
(2) 确定出血部位及原因。
❶年龄: 15~40岁者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炎、感染、结石。40岁以上者考虑肿瘤或肾血管疾病,在男性前列腺病变亦属常见。
❷血尿与排尿的关系: 前段血尿主要是尿道病变所致。全程血尿是肾、输尿管或膀胱病变。终末血尿是膀胱颈、三角区、前列腺病变所致。可用尿三杯试验鉴别。不排尿时尿道亦有出血者,病变部位在尿道括约肌以下。
(3) 伴随症状:
❶疼痛特别伴肾绞痛者多为泌尿系结石。血块或脱落的肿瘤组织沿输尿管下行亦可发生绞痛。老年无痛性血尿首先考虑肿瘤,但小的较软的结石亦可无痛。
❷伴尿路刺激症状者考虑下泌尿道病。
❸伴浮肿、高血压者考虑肾炎,高血压病肾损害等。
❹伴其他部位出血时应考虑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等。
❺乳糜血尿应考虑丝虫病。
(4) 尿中红细胞特点与其他改变: 来自肾小球的血尿无血凝块,且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不一致。离心沉淀往往可发现红细胞管型。从肾小球以外部位出血造成者,红细胞形态、大小比较一致,血红蛋白含量也较均一,无管型。尿中含有较多蛋白者多为肾原性。非肾小球性血尿,除非血液含量很高,否则蛋白检查多在“+”以下。混有大量白细胞者多为感染。尿中见到磺胺及胱氨酸等结晶对诊断有价值。连续三次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使70%的泌尿系肿瘤病人获得阳性发现。
(5) 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特点: 在血尿的病因中,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占第一位。急性肾炎综合征以血尿为主要表现,且伴有红细胞管型,发病6个月后尿中红细胞仍可高于正常2倍。各种类型的慢性肾炎,均可发生血尿。无症状的镜下血尿常提示有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病变; 肾炎伴反复血尿者提示有增殖性病变; 血尿伴持续性蛋白尿者常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患者即使镜下血尿也很少见。各型肾炎血尿的发生率见下表:

各型肾炎血尿的发生率

病理分型例 数血 尿
微小病变型
膜性肾病
局灶硬化型
增殖性肾炎
110
116
12
14(13%)
64(55%)
7/11(64%)
系膜增殖性
膜增殖性
新月体
8
8
3
8(100%)
8(100%)
3(100%)

(6) 特殊检查:
❶膀胱镜检查可确定血尿来自膀胱或肾脏(单侧或是双侧)。
❷超声探测对肾脏大小和占位性病变或肾盂积水等有一定价值。
❸腹部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❹肾活组织检查对无症状性血尿病人示77%为肾小球病变,21%肾小球正常。
❺肾动脉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及肾血管疾病有一定帮助。
☚ 直立性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 ☛

血尿

血尿

血尿在英、美等国的飞行人员中很少见,但在我国则较多见。据1979年对一组1690名飞行人员的普查结果,血尿发生率高达6.3%。目前尚未发现飞行活动与血尿发生率高有何直接关系。约60~70%的血尿系上尿路结石所致,其余为非结石性血尿。
非结石性血尿 非结石性血尿又可分为有器质性病变和未能查出器质性病变两类。对后者,必须进行细致检查,包括反复的尿化验、前列腺指诊和前列腺液的检查、腹部X线平片和下行性泌尿系造影等。必要时作肾图和肾扫描。有肉眼血尿史者,应作膀胱镜检查。如须进一步排除泌尿系结石 (尤其是对单座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应加作上行性泌尿系空气造影。对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无明显症状,不须特殊处理,可续继飞行,但须严密随诊观察并定期住院复查。
在器质性病变所致的非结石性血尿病例中,以患泌尿系、男性生殖系感染,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和肾下垂者居多。明确诊断并经适当治疗,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者,一般都能继续飞行。但对明显影响飞行工作又不易治愈者,须作停飞处理。
结石性血尿 我国飞行人员的尿路结石发病率,远较一般人员为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
❶飞行人员在体育锻炼和飞行中出汗多,往往饮水不足,体液耗失量较大,尿易浓缩。
❷膳食中肉类食品多,尿常持续呈酸性。
在飞行人员中,由于早期病例较多,临床特点有:
❶近半数病例从无绞痛史。
❷1/3以上的病例,血尿是主要和最先出现的症状,并常发生于大运动量之后。
❸结石往往较小,约20%的病例,反复腹部X线平片检查,均未能显示结石阴影。部分病例经上行性泌尿系空气造影可使结石显现。
医学鉴定原则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统一规定,在结石排出前停止飞行工作。我们的作法是:
❶单座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结石治愈前飞行暂不合格;情况许可时,可准予参加双座教练机飞行。有绞痛史者,X线检查虽未见结石阴影,亦须地面观察3~6个月,然后住院全面复查。凡已治愈(自行排石或手术治愈)并经地面观察1~2个月而无绞痛发作者,可评为飞行合格; 难于治愈者,应作停飞处理。
❷其它机种飞行人员,如无频繁绞痛发作,无明显的泌尿系积液或感染者,可评为飞行合格。近期内有绞痛发作者,应进行治疗或地面观察,一个月后恢复飞行;反复发作,影响飞行且不易治愈者,可作停飞处理。

☚ 飞行事故外伤   眼科检查和鉴定 ☛
血尿

血尿hematuria

指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多于3个红细胞者称为“镜下血尿”;肉眼即能见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甚至有血凝块者称为“肉眼血尿”。健康人尿中不含或有时含微量红细胞,12h尿液红细胞计数(Addis计数)的正常值为0~50万个。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时,尿中有可能出现暂时性微量红细胞。如尿中经常出现红细胞,即使极微量也应加以注意。对血尿病人的诊断,首先根据尿常规检查,确定是否为血尿以及出血的可能部位,然后根据病史、体征、伴随症状,估计可能是哪一类疾病,进行必要的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部位及性质。

☚ 尿闭   肉眼血尿 ☛

血尿

blood urine;hematuria


血尿

bloody urine;urina cruenta

血尿

hematuria

血尿xuè niào

bloody urine; hematur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