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辟
即“六情”。 语出《墨子》,指“喜、怒、乐、悲、爱、恶”六种情欲。《墨子·贵义》说“必去六辟”,即“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 意即主张排除人的各种情欲。 《左传》称此六种情欲为“六志”,其《昭公二十五年》载:“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气。 ”指出人的各种情欲因自然之气而发生,但宜加以制约。《庄子》认为“恶、欲、喜、怒、哀、乐六者”不合于德(见《刻意》、《庚桑楚》等篇),《荀子》则称此六者为“情”,其《正名》篇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对六情的认识,标志著古代情欲心理思想的发展,为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建构了心理学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