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泂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泂酌》


赞美贤君。以活水之于民有利以取喻,妥帖生动。
泂酌彼行潦,(一) 远远的取那活水呀,
挹彼注兹,那儿舀,这儿倒,
可以餴譆。(二) 蒸米炊饭真是好。
岂弟君子,和悦的呀那个人,
民之父母。是人民的父亲母亲。

泂酌彼行潦,远远的取那活水呀,
挹彼注兹,那儿舀,这儿倒,
可以濯罍。(三) 洗酒壶呀真是好。
岂弟君子,和悦的呀那个人,
民之攸归。(四) 人民都向他投奔。

泂酌彼行潦,远远的取那活水呀,
挹彼注兹,那儿舀,这儿倒,
可以濯溉。(五) 洗酒樽呀真是好。
岂弟君子,和悦的呀那个人,
民之攸墍。(六) 人民都能够安身。


注 释
(一)毛亨:“泂,远也。行潦,流潦也。”
段玉裁:“按《说文》迥,远也。知是假泂为迥。”
郑玄:“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于此小器。”
(二)马瑞辰:“《释文》:又作饙。……饙为蒸米,则饎宜读如饎人之饎。《周官》大郑注,饎人,主炊官也。《仪礼》郑注,炊黍稷为饎。是也。不得从《尔雅》训为酒食。”
(三)毛亨:“濯,涤也。罍,祭器。”
陈奂:“《尔雅》:‘罍,器也。’……郭注云:罍形似壶,大者受一斛。”
(四)何楷:“攸,所也。归,犹依投也。”
(五)王引之:“家大人曰:上章可以濯罍,罍为祭器。此章之溉,义亦当然。溉,当读为概。……概尊以朱带者,疏曰:黑漆为尊,以朱带落腹,故名概。概者,横概之义。是罍与概,皆樽名。”
(六)陈奂:“《假乐》篇:‘民之攸塈。’《传》曰:‘暨,息也。’”

注 音
泂jiong窘 潦lao老 挹yi邑 fen分 饎chi翅 岂kai恺 濯zhuo焯 罍lei雷 溉gai丐 塈xi戏

《诗经》-《泂酌》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泂酌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 岂弟君子, 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修塈。

 《泂酌》见于《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诗序》说,这是“召康公戒成王”而作的,但诗中“君子”具体指谁,史无确证。从诗的内容上看,它是一首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诗,诗中也隐隐含有对统治阶级规功之意。
 诗分三章,每章五句。诗的大意是: 河里的流水,与人的生活好象无关,但汲取来,经过澄淀,就可以为人的生活服务; 作为君王,本与老百姓有天壤之别,但经过自我休养,变得和善可亲,体恤百姓,就能够为老百姓做好事,从而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第一章说从很远的地方汲来那流动的水,舀取它注入锅里,可以用来蒸饭菜。和善可亲的君主,他是老百姓的父母。
 第二章说从很远的地方汲来那流动的水,舀取它注入盆里,可以用来洗涤酒壶,和善可亲的君主,是老百姓倾心向往的人。
 第三章说从很远的地方汲来那流动的水,舀取它注入缸里,可以用它消洁洗涤,和善可亲的君主,他能使老百姓休养生息。
 诗每章前三句起兴,后两句写实。每章中起兴的句子超过写实的句子,这在《诗经》中并不常见。一般起兴的句子与正文并没有直接联示,但往往可以通过睹物思情起到一种暗示的效果。《泂酌》三章的开头,却是写从远处汲来流动的水,可以蒸饭菜、洗涤酒壶和别的器物,而三章的末尾两句,都是写和善可亲的君主是百姓父母,通过自我修养,能够为民造福。在这里,水可以消洁器物,而修养能够洁净君主的身心,水之洁净功能与君主的和善可亲君主的修养相映相衬,能够发人联想。
 在写作方法上,《泂酌》采用了《诗经》中所常用的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写作方法,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诗中韵律也比较自由,除第一章是一韵到底外,第二、三两章都中间换韵; 第二句与第四句押韵,第三句与第五句押韵。
 《泂酌》的主旨在于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思想价值不高,其意不能与《国风》、《小雅》诗中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愿望要求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一个相对开明、体恤民情的君主总比一个贪婪残暴、鱼肉人民的君主要好,诗中反复说:“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岂弟君子,民之攸归”,一再强调统治者个人的性格和修养,他和蔼可亲,为老百姓做好事,才能争取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泂酌》对君王确有劝诫之意,它讲的,也就是后世统治阶级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夏桀商纣,殷鉴不远。
 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奴隶社会生产力很不发达,人民在沉重的劳役下,也希望有一个品德高尚、思想开明的君王,体恤他们的痛苦,给他们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如果真有这样的君王,能够减轻他们身上的重荷,那么一定能深孚众望、“民之攸归”的。《泂酌》就是人民这种愿望的折射,它通过歌颂统治阶级的品德,从而反映出人民希望能有一个好君王的心态。
 《泂酌》和《诗经》中另外一些对君王、诸侯的溢美诗歌,对后世文学也有消极影响。后世封建文人把它继承下来,用以歌颂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和先祖的“圣明”,成为文人献媚邀宠的手段。历代礼乐志中所载郊庙歌、燕射歌,以及赋、颂、铭、诔等文体中虚夸浮泛、曲意迎逢之辞,俱是《诗经》中歌功颂德篇章的滥觞。

《诗经》之《泂酌》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泂酌

 〔原文〕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鲁、韩岂弟作恺
 民之父母。悌。齐岂弟或作凯弟。)
 (兹、饎、子、母,之部。)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
 民之攸归。
 (兹、子,之部。罍、归,微部。)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
 民之攸塈。
 (兹、子,之部。溉、塈,脂部。)
 〔译文〕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潭,把这水缸装满,以便用来做酒蒸饭。君子品德高尚,好比百姓父母一样。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坑,把这水缸装满,以便回来洗净我的酒壶。君子品德高尚,百姓无不心悦诚服。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洼,把这水缸装满,可用来洗净我的漆器。君子品德高尚,百姓无不把他爱戴。
 〔评介〕
 《泂酌》,全诗三章,章五句。高亨说“是一首为周王或诸侯颂德的诗。集中歌颂他能爱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诗经今注》)三家以为公刘诗。《毛诗序》说是“召康公戒成王”诗。朱熹从此说,并释云:“旧说以为召康公戒成王。言远酌彼行潦而注之于此,尚可以餴饃,况岂弟之君子,岂不为民之父母乎?”(《诗集传》)《辞海》(文学分册) 说,这首诗的 “大意谓 ‘君子’应使 ‘民’ 归附自己。”诸家之说,自 《诗序》以降,皆以为此诗有劝诫之意,疑近是。
 《诗序》笃定其为诫成王之作,虽然不无推定道理,但诗中并未透露其他有关情况,只说“岂弟君子”应当像行汲者取远水以解他人“餴饎”、“濯罍”、“濯溉”之急那样为人排难解忧,成为“民之父母”、“民之所归”、“民之所塈”,既无确凿证据,就不必强为诠释。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能冠以 “民之父母”之誉的人,当然不是一般官员,只能是一国或一方的统治者。所以,高亨的“周王或诸侯”的说法较为灵活可取。
 诗篇对在位“君子”所提出的告诫,尽管是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无法办到的,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的觉醒以及诗人对人民力量的认识。因而,以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作比兴,并且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唱。这个比兴,情真意切,言近旨远,耐人寻味。“挹”、“注”二字颇为传神,三个 “可以”所引出的 “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的兴意形似浅而实深。

诗词《泂酌》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泂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注释】 ①泂(jiong窘):远。行潦(lao老):路边的积水。挹(yi意):舀取。彼:指行潦。注:灌。兹:此,指盛水的器皿。(fen分):蒸。(chi赤):酒食。②岂弟(kai ti楷替):这里不作和气、平易近人解,训为“德行高大”(从《吕氏春秋》说)。③濯(zhuo浊):洗。罍:古代酒器,形似壶而大。④攸:所。⑤濯溉:《孔疏》:“谓洗之使清洁。”溉,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溉当读为概。概,漆尊也。”概是一种盛酒的漆器。亦通。⑥塈(xi 戏):归附。
 
 【译文】 远舀积水到路边,把这水缸全倒满,可以用它蒸酒饭。君子德行真高大,民把他当父母看。远舀积水到路边,把这水缸全倒满,洗净酒壶真好看。君子德行真高大,百姓归附心喜欢。远舀积水到路边,把这水缸全倒满,可供洗涤除污点。君子德行真高大,百姓归附仰目看。
 
 【集评】 宋·朱熹:“旧说以为召康公戒成王。言远酌行潦、挹之于彼而注之于此,尚可以,况岂弟之君子,岂不为民之父母乎?传曰:恺以强教之,悌以悦安之,民皆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又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集传》卷十七)
 清·王夫之:“善用人者无弃人,善用物者无弃物,老氏之言,何其似《泂酌》之诗也!虽然,其用心之厚薄远矣。君子不忍弃人、故善用人,不忍弃物、故善用物。以功效劝天下于善之途、而不役天下以收其功效,故岂弟之德流焉,父母之道也。然后知彼之用人物者,权虏之术也。行潦之水而纳之于禋祀,则天下之不劝者鲜矣,非为故而泂酌之也。为故而酌之,则既无惮于泂,而何有于潦乎?泂酌之,又浥注之,非之必待此而勤勤焉,及乎行潦之化为清泉、而君子之劳已久矣。使移其劳以求澄澈之流泉,于得之也不更多乎?以术言之,谓之不善用人物也奚辞?”又,“故老氏曰:‘不善人、善人之资。’资失以得,资毁以誉,资败以兴,其用天下也犹仇敌然。不以民为子女而以为仇敌,民恶得而勿仇敌之哉?吴王不庭,赐以几杖,汉所以忍吴怨而祸发必克也。老氏之术自以为工于逃祸,而适深其祸,君子视之,只愚而已矣。”(《诗广传》卷四)
 清·姚际恒:“《小序》谓‘召康公戒成王’,未有以见其必然。《大序》谓‘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依仿《左》隐三年‘周、郑交质’中语,益鄙浅。”(《诗经通论》卷十四)
 清·方玉润:“右《泂酌》三章,章五句。《小序》谓‘召康公戒成王’,未知其何所据。然相传既久,亦姑从之。此等诗总是欲在上之人当以父母斯民为心,盖必在上者有慈祥岂弟之念,而后在下者有亲附来归之诚。曰‘攸归’者,为民所归往也;曰‘攸塈’者,为民所安息也。使君子不以‘父母’自居,外视其赤子;则小民又岂如赤子相依,乐从夫‘父母’?故词若褒美而意实劝戒。唯其体近乎风,匪独不类大雅,且并不似小雅之发扬蹈厉,剀切直陈者,则又不知其何故耳。”(《诗经原始》卷十四)
 今·程俊英:“这是歌颂统治者能得民心的诗。具体指的是谁,史无确证。”(《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总案】 这是颂扬统治者深得民心的诗。全诗采用比兴手法,由此及彼,阐明主旨,形象鲜明而生动。而且采用民歌《国风》中所常用的回环复沓的表现形式,化板滞为灵动,寓庄严于咏唱,既形象生动,又含蕴深婉,耐人寻绎,活泼流动,富有情韵。在大多写得辅张扬厉、词采丰富的《大雅》中独树一帜,堪称上乘之作,从中不难看出民歌《国风》对贵族文人创作的深广影响,诚如方玉润所云:“唯其体近乎风,匪独不类大雅,且并不似小雅之发扬蹈厉,剀切直陈者。”(《诗经原始》卷十四)
泂酌

泂酌

〔原文〕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鲁、韩岂弟作恺
民之父母。悌。齐岂弟或作凯弟。)
(兹、饎、子、母,之部。)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
民之攸归。
(兹、子,之部。罍、归,微部。)
泂酌彼行潦,
挹彼注兹,
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
民之攸塈。
(兹、子,之部。溉、塈,脂部。)
〔译文〕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潭,把这水缸装满,以便用来做酒蒸饭。君子品德高尚,好比百姓父母一样。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坑,把这水缸装满,以便回来洗净我的酒壶。君子品德高尚,百姓无不心悦诚服。
远远去舀那路边的积水洼,把这水缸装满,可用来洗净我的漆器。君子品德高尚,百姓无不把他爱戴。
〔评介〕
《泂酌》,全诗三章,章五句。高亨说“是一首为周王或诸侯颂德的诗。集中歌颂他能爱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诗经今注》)三家以为公刘诗。《毛诗序》说是“召康公戒成王”诗。朱熹从此说,并释云:“旧说以为召康公戒成王。言远酌彼行潦而注之于此,尚可以餴饃,况岂弟之君子,岂不为民之父母乎?”(《诗集传》)《辞海》(文学分册) 说,这首诗的 “大意谓 ‘君子’应使 ‘民’ 归附自己。”诸家之说,自 《诗序》以降,皆以为此诗有劝诫之意,疑近是。
《诗序》笃定其为诫成王之作,虽然不无推定道理,但诗中并未透露其他有关情况,只说“岂弟君子”应当像行汲者取远水以解他人“餴饎”、“濯罍”、“濯溉”之急那样为人排难解忧,成为“民之父母”、“民之所归”、“民之所塈”,既无确凿证据,就不必强为诠释。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能冠以 “民之父母”之誉的人,当然不是一般官员,只能是一国或一方的统治者。所以,高亨的“周王或诸侯”的说法较为灵活可取。
诗篇对在位“君子”所提出的告诫,尽管是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无法办到的,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的觉醒以及诗人对人民力量的认识。因而,以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作比兴,并且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唱。这个比兴,情真意切,言近旨远,耐人寻味。“挹”、“注”二字颇为传神,三个 “可以”所引出的 “民之父母”、“民之攸归”、“民之攸塈”的兴意形似浅而实深。

☚ 公刘   卷阿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供食 > 泂酌
泂酌  jiǒngzhuó

本謂從遠處酌取,後泛指供祭祀用的薄酒。唐·柳宗元《爲韋京北祭太常崔少卿文》:“敬陳泂酌,以告明靈。”宋·葉適《祭潘叔度文》:“念考槃之不見,陳泂酌以來思。”

泂酌jiǒng zhuó

〖名词〗
诗篇名。系《诗经·大雅》中的一篇(1)。《周郑交质》:《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大雅》里有《行苇》、《泂酌》两篇,是表彰忠信之道的。

各种味道的酒

各种味道的酒

芳香的酒:香酒
香味浓郁的酒:椒芳
味浓的酒:醲 酽酒
味道淳正浓厚的酒:醇(醇酒) 醳
一种味道醇厚的酒:玄酎
醇厚的酒:醹醴浓 丕酒
清醇的酒:清酒
带有醋味的酒:酨浆
味淡的酒:凉(凉小人) 醨(醨酒;醨酪) 酾 薄酒 鲁酒 泂酌 水酒 淡酒 小酿酿
劣质味酸的酒:酐 苦酒
性味猛烈的酒:烈酒劲酒

☚ 各种用途的酒   好酒 ☛
000036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