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Xiè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 部。且称:“周泄冶,陈大夫; 泄柳,鲁贤人。”据此,《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此姓为泄柳、泄冶的后代。”似过于武断。泄冶,陈灵公大夫,以谏死; 泄柳,鲁穆公时人,公就见之,柳闭门而不纳。泄冶为春秋时人,(陈灵公在位15年: 公元前613—前599); 泄柳为战国时人,不当相提并论。 汉代有泄公(按《姓氏词典》 引作“泄私”),中大夫; 三国时魏有泄归泥。 泄xiè❶發泄,發散。《後漢書》班固《東都賦》:“馬踠馀足,士怒未泄。”《文選》作“㳿”。班婕妤《擣素賦》:“訅㳂路之遐夐,怨芳菲之易泄。” ❷排泄。揚雄《蜀都賦》:“乾池泄澳,觀魚於江。” ❸輕慢,媟狎。通“媟”。應瑒《正情賦》:“發朝陽之鴻暉,流精睇而傾泄。” 泄 泄(一)xiè 散去,消散。《大雅·民劳》四章:“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毛《传》:“泄,去也。”“中国,京师也。”郑《笺》:“泄,犹出也,发也。惠,爱也。”孔《疏》:“先爱此中国之京师,使诸夏之民其忧写泄而去。” (二) yì 参见〔泄泄〕 条。 ☚ 浅 泄泄 ☛ 泄读音x·ie(ˋ),为ie韵目,属e—ie—üe韵部。私列切,入,薛韵。 ❶液体、气体的排出。 ❷漏;泄漏。 上一条: 䪥 下一条: ">
泄读音·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余制切,去,祭韵。 ❶[泄泄]众多貌;鼓翼貌;和乐貌;言多貌。 ❷古水名。 上一条: 呭 下一条: 绁 泄xiè当作“澥”。又作“泻”。凝结、粘稠状变松散、溶解状。〔例〕盛在兰花小白瓷碗内,洒上红塘,再浇少量的桂花汁,入口香、面,不腻不泄,碗内豌豆粒清晰可见,但入口用不着嚼,舌头一舔即烂。(街19)∣煮点意大利面,自己又抻了点面。煮了点龙须面。”“这工夫也不小啊!”“打的卤子,泻的芝麻酱。担担面的调料。”(郭185) 泄〔xie〕 泄劲 〔xie jin〕 nes ros. 泄露 〔xie lou〕 jid deus; 这事你别~。ad gians sib nendmoux ghad mangs jid deusblongl mongl. 泄气 〔xie qi〕 heid git;jangtkib. 泄siak23[siαɂ]流(大汗) ⊳天气野热,风扇蜀停,身𠲥汗就~出来(天气很热,风扇一停就冒出浑身大汗)。
泄sie242[siε](大小便)失禁 ⊳尿~身𠲥 (尿湿了衣裳)。 泄《广韵》私列·薛;cuāh‖xiè排泄;泄痢(方言还引申为禁不住泄出),~屎~尿cuāh sǎicuāh liô。 《广韵》:“泄,漏泄也。”《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泄,出也,發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王冰注:“泄謂利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疲勞,因暑飲水,泄下流腫,病者大半。”《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司馬膺之]患泄利,積年不起。” 泄洩{}三3622①动播;散。闽语。福建莆田〖 〗、仙游〖 〗。②动歇;休息。古方言。《方言》第十:「奄,息也。楚扬谓之泄。」《湖南通志》:「歇,楚谓之戏泄。息,楚谓之泄。」③动禁不住而泄出。闽语。福建厦门〖 〗。~屎‖~尿。④动轻轻摇晃;摇曳。闽语。福建厦门〖 〗。规间厝~起来整个屋子摇晃起来。⑤动因摇晃而溢出。闽语。福建厦门〖 〗。水~出来。⑥动水从陶器里向外渗出。闽语。台湾〖 〗。⑦动吻。闽语。福建福安〖 〗。⑧名瀑布。吴语。浙江诸暨。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越人谓瀑布为~。」   泄*洩xiè❶排出(气体、液体等) △ ~气|~洪。 ❷发泄 △ ~愤|宣~。 ❸漏出;露出 △ ~密|~露。 ❹失去(信心等) △ ~劲。 泄洩❶排出:排~︱宣~︱水~不通。 ❷放松:~气︱~劲。 ❸散发:~愤︱~恨︱发~︱宣~。 ❹漏;露:~漏︱~露(lou)︱~密︱~底。 泄xiè❶ 排除:排泄︱泄气︱水泄不通。 ❷ 发泄:泄愤︱泄怒。 ❸ 泄露:泄密。 ❹ 姓。 泄(1次) 泄沓。形容苟且随和,松懈弛缓。心纯厖而不~兮《章·日》 泄xiè泄露。《惜往日》:“心纯庬而不泄兮。”王逸注:“素性敦厚,慎语言也。”洪兴祖补注:“泄,漏也。”不泄,指不泄露机密之事。此句承上“秘密事之载心兮”而言。 泄xie泄底 泄愤 泄恨 泄洪 泄劲 泄力 泄漏 泄露(lou) 泄密 泄气 泄水 发泄 排泄 宣泄 早泄 泄洪闸 泄水闸 泄殖腔1 泄露春光 水泄不通 天机不可泄露 泄xiè❶泄露:此乃玄机不可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一·12) ❷发泄: 王家的气无处~,便自己用手打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七四·1824) 泄猶出也,發也。《詩經·大雅·民勞》: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毛傅:“泄,去也。” 鄭玄箋: “泄,猶出也,發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泄,以世反,又息列反。”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泉瀑 > 瀑布 > 洩 洩 xiè 瀑布的土稱。其稱得自洩溪,溪在浙江省諸暨境内,有五級瀑布次第下洩,因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浙江水》:“溪廣數丈,中道有兩高山夾溪,造雲壁立,凡有五洩……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爲洩也。” 按、捺、压;发、露、显、泄○按àn(动)抑制:~不住怒火|~捺|题外文章,~下不讲。 ○捺nà(动)忍耐;抑制:~着性子|球迷们兴奋难~| 一种难~的惬意|勉强~住怒火|~下性子看书|~住思乡之情。 ○压yā(动)使稳定;使平静:~不住火儿|~~气儿|~抑|~不住心头的激动。 ●发fā(动)流露出(感情):~笑|~怒|~脾气|~火儿|~威|~泄不满情绪| 大~威风。 ●露lù(动)显现出:脸上~出笑容|渐~反叛性格|怨恨之心显~无遗。 ●显xiǎn(动)露出;表现出:~现|面~愁容|方~英雄本色|~得很冷淡。 ●泄xiè(动)散发:~私愤|~怨气 |在宣~激情的同时,要保持理智。
憋;出、泄○憋biē(动)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劲头儿~足了|~着一口气|~着一肚子话|~着不说|~着一股窝囊气|~得难受|~得满脸通红。 ●出chū(动)发出;发泄:~气|~汗。 ●泄xiè(动)排出;散发出:~愤|~恨|难~胸中怨忿。 泄xiè〖动词〗 一、发泄(2)。《送孟东野序》: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音乐,是郁结在心中而后发泄到外面的。《青霞先生文集序》: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把内心的忧郁悲痛反映在诗歌、文章中,来发泄他的感情。 二、泄露,透露(1)。《鲁仲连义不帝秦》:胜已泄之矣。——我已把您到赵国来的事透露给他了。 三、散发。这里指水满外流(1)。《司马季主论卜》:蓄极则泄。——[水]蓄积到达顶点就会外流。 泄洩yì
泄洩xiè❶ 发泄,发散。《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后汉书·王符传》:“桐木为棺,葛采为缄,下不及泉,上不~臭。” ❷ 排出。《汉书·沟洫志》:“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 ❸ 泄漏,露出。《韩非子·说难》:“夫事以密成,语以~败。”韩愈《送孟东野序》:“乐也者,郁于中而~于外者也。” 另见815页yì。 泄*△洩xieD0B9 ❶液体、气体排出:排~/水~不通。 ❷走漏;暴露出:~密/~底/天机不可~露。 ❸散失:~气/~劲。 ❹发出,散发:~愤/~恨。 泄露 泄露泄(泄漏) 露(露泄;露撒;宣露) 漏(漏泄;漏露) 走(走漏;走露) 捅(~出去) 透露,泄露:走射 透漏 泄露消息等:透(透风;透信;透露;透消息) 宣露 漏风 露风 泄风走风(走风走水) 抖风 走水 通风 通气 通声气 透露消息或表示意见:吹风 泄露内情:露底 泄底 亮底 泄露密言或情况:漏言 泄露男女私情:漏洩春光 上天的旨意泄漏:天机泄漏 言语泄露:泄口 语泄 隐秘的真相泄露:露马脚 有人偷听而泄露:隔窗有耳 墙外有耳 秘密容易泄露:墙有耳 墙风壁耳 墙有风,壁有耳 墙有缝,壁有耳 私下泄露:盗发 受贿而泄露考题:鬻题 泄露散布出去:漏发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泄露)
另见:说话不慎 吐露 秘密 ☚ 不谨慎 计较 ☛
发泄 发泄泄(吐泄) 发(发舒;发摅;发脱) 抒 舒 洩 淘写 排唤 发泄感情:闹(~情绪;~脾气) 发泄烦闷不满的情绪:发牢骚 文人因潦倒失意,不容于世而大发牢骚:呵壁问天 发泄心中的怨恨:洩怨 发泄内心的愤怒:泄怒 借题发挥,以发泄心中的愤怒和不满:打鸡骂狗 发泄欲望:泄欲 陈述发泄:披泄 抒发,发泄:舒泄 舒泻 借酒醉发泄气愤:灌夫骂座 灌夫骂坐 借酒泄愤 把对甲的怒气发泄到乙身上:迁怒 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迁怒于人 在家里生气,到外面迁怒于人:室怒市色
另见:不满 愤恨 生气 发怒 ☚ 发泄 泄愤 ☛
排泄 排泄撒 呕吐排泄:涌泄 液体或气体排出:泄 因失禁而排泄:遗失 无性交时的射精:遗精 走阳 无梦而遗精:滑精 在睡梦中遗精:梦遗 从肛门里排泄:屙 从肛门排出臭气:放屁 放气 下气 泄气 出虚恭
另见:汗 大便 小便 体液 ☚ 排泄 排便 ☛
消化症状 消化症状消化不良:积食 停食 存食 由饮食过量、脾胃损伤所致的消化不良:伤食 腹泻:泻(泻肚;下泻) 痢 泄(泄泻;泄注;泄泻;注泄) 洞(洞下;洞泄;洞泻) 腹疾 拉稀 跑肚 闹肚 破腹 坏腹 拉肚子 河鱼之疾 水泻,腹泻:泄下 轻度腹泻:溏泄 急性腹泻:暴下 便秘而后又腹泻:让 腹胀:膨(气~;水~) 郁结胀闷:痞胀 胸腹郁结,阻滞不通:痞蹇 粪便干燥,大便困难而次数少的症状:便秘 便闭 ☚ 五官症状 呕吐 ☛
流出 流出液体满而外流:漾(汤~出) 水外流:濈 泄 从孔缝中流出:漏(漏水) 渗透流出:渗流 液体往下渗流:漉 水渗流的样子:漓 迅速流出的样子:流射 ☚ 流入 流下 ☛ 泄洩xiè;yì(一) 私列切,入薛。 ❶散发,发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 ❷泄漏,暴露。《韩非子·说难》:“夫事以密成,语以~败。” ❸腹泻,排泄。见“呕泄”。 ❹通“亵”。轻视,轻慢。《孟子·离娄》:“武王不~迩,不忘远。” (二) 旧作洩 余制切,去祭。 ❶众多的样子。《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外兮,桑者~~兮。” ❷缓飞的样子。《诗·邶风·雄雄》:“雄雉于飞,~~其羽。” 〖泄〗(洩)粵 sit3〔屑〕普 xiè ❶ 水或液體流出。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至春果病,至四月,〜血死。」 ❷ 發泄,散發。王充《論衡.訂鬼》:「夫精念存想,或〜於目,或〜於口,或〜於耳。」 ❸ 泄露,暴露。《史記.刺客列傳》:「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
泄❶病证名。(1) 泄泻的简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难经·五十七难》: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亦有指泄为大便稀薄,与泻不同者。《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详泄泻条。(2) 病证名。筋脉缓弱之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详筋缓条。 ❷宣泄。一般指宣泄肺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泄之。” ❸指泻法或用泻剂。《素问·热论》: “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泄❶大小便失禁。张景岳:‘泄,二阴不固也。” ❷发散的意思。如 “泄热” 。 ❸同泻。多种腹泻的总称。 ❹指泻法或泻剂。 ❺指肌肉失去收缩功能之证。《金匮要略》:“筋伤则缓,名曰泄。” 泄 泄夏朝君主。一名世。帝芒之子。芒死后继位。相传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遣使来朝,接受夏王的爵命。在位十六年,病卒。葬安邑。 ☚ 芒 不降 ☛ 泄洩xiè❶液体、气体排出。如:水泄不通;气可鼓而不可泄。 ❷透露。如:泄密,泄底。 ❸发泄。如:泄愤,泄恨。 泄xiè❶宣泄。一般指宣泄肺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金郁泄之。” ❷同泻。多种腹泻的总称。《素问·风论》: “食寒则泄。” ❸泻法或用泻剂。《素问·热论》: “其满三日者, 可泄而已。” ❹筋脉缓弱之症。《金匮要略》: “筋伤则缓, 名曰泄。” 泄[Ⅰ]xièⅠ ❶ (液体、气体排出) let out; discharge; release: 开闸 ~ 洪 open a sluice to release floodwater; 像个 ~ 了气的皮球 like a deflated rubber ball; dejected; 气可鼓而不可 ~ 。 Morale should be boosted, not dampened. ❷ (泄露) let out (a secret); leak (news, secrets,etc.) ❸ (发泄) give vent to; vent: ~ 私愤 give vent to personal spite; ~ 怒 give vent to one's anger [rage]; take it out on Ⅱ (姓氏) a surname: ~ 冶 Xie Ye ◆泄底 reveal or expose what is at the bottom of sth.; 泄愤 give vent to one's anger; vent one's resentment; vent one's spite upon sb.; 泄洪 {水} flood discharge; 泄洪排涝 drain off floodwater; 泄剂 {中医} purgative prescription; 泄劲 lose heart; feel discouraged; be disheartened; despond; be depressed; cast down; slacken one's effort; slack off; 泄流 aerial drainage; 泄露 let out; reveal; divulge; leakage; give away; vent; transpire; disclose; betray; 泄漏 make known; divulge; give away; let out; leak; leakage; outleakage; divulgation; vent; leakiness; 泄漏天机 give away the secrets of heaven; betray God's design; 泄密 divulge a secret; let out [give away] a secret; betray confidential matters; 泄气 lose heart; feel discouraged; be disheartened; disappointing; frustrating; pathetic; 泄水 weepage; {水} sluicing; 泄泄沓沓 very slowly and repeatedly; 泄泻 {中医} diarrhoea; have diarrhoea; have loose bowels 泄xiè❶purge; purgation ❷reduce; reducing needling ❸diarrhea ❹discharge 泄楚方言。《方言》卷10:“泄,奄息也,楚、扬谓之泄。” 泄xiè❶ 泄露天机
❷ 漏泄天机|水泄不通
❸ 春光泄漏|融融泄泄 泄洩xiè(8画)
  *泄〔洩〕xiè8画 水部 (1) (液体、气体)排出: ~洪|排~|水~不通。 (2) 放松: ~气|~劲。 (3) 漏;露出: ~密|~底|~漏天机。 (4) 尽力发出: ~恨|~愤|发~。 泄 ☚ 洧 淩 ☛ 泄洩xiè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氵(水),世声。声母转变如世绁(xiè)、稍消、向尚例,韵变如日捏涅、失跌、至耋(dié)例。本指水名,在今安徽六安地区;古书重叠用,话多义;又通曳(yè,本又读yì)。所以泄又读yì;中古又作洩,现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一般意义读xiè。指液体、气体排出。如:水泄不通。引申指排出。如:发泄|排泄|泄愤。又引申为漏,露。如:泄气|泄底|泄漏(又作泄露)。 泄洩★异◎次★常◎常
xiè泄,形声,从水,世声,本义为古水名,引申为液体或气体等排出、漏出、透露、尽量发出(欲望或不满情绪)、失去(劲头、信心)等。又作“洩”,音符改为曳。《异体字表》以“洩”为异体字。 【辨析】 ❶“泄”又义为侮狎、轻慢,又用于姓,与“洩”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泄/泻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区别在于:“泄”指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排出或漏出,如“排泄、泄洪、水泄不通、泄露”;“泻”指液体从高处向低处急速流动,如“倾泻、一泻千里、上吐下泻(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