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蜻蜓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蜻蜓目

Odonata。包括蜻蜓、豆娘。昆虫纲、有翅亚纲、半变态类。其分类隶属多变更,初曾分于脉翅目中,后被列入古翅类中。1792年法布里丘斯 (J.C. Fabricius)据发育、形态特征等始独立为一目。包括3亚目;束翅亚目、差翅亚目与间翅亚目,20余科。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黄蜻,红蜻,白尾灰蜻,小黄赤蜻,碧尾蜓,大蜓等。世界已知超过5 000种,以东洋区、新热带区最丰富,中国已知有300余种。
形态 体细长,中到大型,常具鲜艳色泽。头大,活动自如,复眼发达,差翅亚目一些种类复眼甚大,几占头的大部,两眼在头顶接触或接近。束翅亚目的复眼较小,两眼相距较宽,复眼间有三个单眼。触角短,刚毛状,3~7节,上具能起化学感受作用的腔锥感器。口器咀嚼式,上颚粗壮具锐齿。下颚端部有针状下颚片和不分节的叶状下颚须。下唇负唇须节的侧片内缘具端钩,外侧具动钩,但蜻总科无动钩,端钩和唇舌退化,两侧片非常发达。前胸退化,中、后胸结合紧密,侧板发达。足位于胸腹板的稍前方,接近口器,便于取食捕获猎物,也适于攀附;跗节3节,各具一对爪。翅两对,前后翅形状相似,翅脉发达,呈网状,脉蜻属翅上的翅室可达千数以上; 前缘脉和径脉之间有翅痣及结节, 翅痣呈方形或延长; 但畸痣科缺翅痣,如有亦不正常。前缘脉达翅端,亚前缘脉终于结节,胫脉和中脉基部愈合; 束翅亚目的中室为方形,差翅亚目则为三角室。各纵脉间具闰脉。有些科后翅1A与2A围绕成环,称臀套。


图1 蜻蜓目小叶箭蜓成虫


(仿周尧)


腹部狭长10节,第十一节分别由一个背片与一个小而分裂的腹片组成。雄虫有发达的上肛附器与内肛附器。差翅亚目的上、内肛附器均位于肛门上方,束翅亚目的上肛附器位于肛门上方,内肛附器位于肛门下方。雄虫生殖孔开口在第九腹板后方; 交尾器位于腹部第二、三节腹板间的一个凹形生殖窝内,窝后方与阳茎囊相通。阳茎侧方一般有一对后方钩,蜓科Ae-schnidae还有一对前方钩。雌虫产卵器由3对生殖突构成,侧生殖突较宽,端部为尖形突起。由于各亚目产卵器形状有差异,产卵方式亦不相同(图1)稚虫口器与成虫差异很大,称为“脸盖”(mask)(图2),为下唇亚颏与颏伸长而成。脸盖在捕获食物时可向前方伸出,不用时折于头下。成熟的稚虫除有气门外尚有气管鳃适应于水中呼吸,差翅亚目为称作鳃篮(branchialbasket)的直肠鳃。束翅亚目为尾端的3片尾鳃,丝科Lestidae中一些种类则在第二至八腹节腹面两侧着生有丝状鳃,称腹侧鳃。


(a)交配; (b)箭蜓若虫. (c)豆娘稚虫
图2 蜻蜓目稚虫(仿E.O. Essig)


习性 成虫和稚虫均为捕食性,成虫捕食飞行中的蚊与摇蚊、蝇等。稚虫在水中捕食蜉蝣的稚虫、蚊和摇蚊的幼虫。农业上视为益虫,但蜓科一些成虫可以捕食群居的蜜蜂。成虫常大群出现,在晴天日间活动,热带有夜间活动的种类。雌虫产卵形式多样,箭蜓、大蜻、伪蜓、蜻的产卵器极不发达,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蜓和则产卵在水边植物组织内; 大蜓的一种以腹部插入急流水中产卵河底; 蜻和伪蜻的一些种类的卵产出后呈胶体的卵索附着在水中植物枝条间。稚虫水生,虫期约一年,蜓属需两年,也有3~5年的,蜕皮次数因种类而异,一般11~15次。

蜻蜓目Odonata

包括蜻蜓和豆娘。昆虫纲,有翅亚纲。成虫中至大型,亦有小型。颜色多艳丽。头大,活动自如。触角短,刚毛状;复眼占头的大部,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中、后胸很大,倾斜。足细长,跗节3节。翅狭长,翅脉网状,其前缘具翅痣与翅结。腹部细长,雄外生殖器位于腹部第二节,尾须1节。蜻蜓体粗壮,头半球形;豆娘体纤细,头哑铃状,翅基明显收缩。半变态,稚虫生活在水中沙石或泥土中。咀嚼式口器,下唇极长,形成能屈能伸的脸盖,适于捕食。豆娘腹端具3个尾鳃而蜻蜓稚虫用直肠鳃呼吸,无尾鳃。成虫捕食蚊、叶蝉等小昆虫,稚虫取食水生小动物乃至小鱼等。本目世界已知约5 000种,中国已记载300余种。

箭蜓

蜻蜓目

属有翅亚纲。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中国有记载的约350种和亚种。体长20~150mm。触角3~7节。复眼发达,单眼3个。跗节有3节。腹部圆筒形或扁形,10节。大多数稚虫龄期为10~15龄。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中国南方水稻植株上的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本目下分3亚目:❶均翅亚目,本亚目的昆虫俗称豆娘;
❷间翅亚目,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有活化石之称:
❸差翅亚目,本亚目昆虫俗称蜻蜓。本亚目包括2总科5科,常见种有蜓科和蜻科,广布中国各地。

蜻蜓目

蜻蜓目qingtingmuOdonata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的1个目。大型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极短,复眼发达,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强大。成虫腹部细长,圆筒形或扁形。雄交配器位于腹部第2和第3节的腹板上。不完全变态。成虫产卵于淡水池沼中。稚虫生活于水中,称为水虿(chai),具有极发达的“脸盖”,用以捕捉食物。稚虫与成虫都捕食其他害虫或小型动物,有益于人类。全世界已知有5000余种,广布于全球,尤以温暖地区为多。我国已知300多种。包括通称的蜻蜓(差翅亚目)和通称的䗓(或豆娘)(束翅亚目)两大类。另一类为间翅亚目,目前只有2个种,1种发现于日本,另1种发现于印度北部山区,我国尚未发现。


图 166
上:差翅亚目(蜻蜓) 下:束翅亚目(䗓)

☚ 衣鱼   蜻蜓 ☛
000022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