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馆陶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雍正续修)馆陶县志

山东地方志。清郑先民增修,赵知希修。十二卷。先民字二陟,湖广潜江(今属湖北)人。顺治进士。知希字大音,泾县(今属安徽)人。先后官馆陶知县。 馆陶有志始于明万历,清康熙十四年、雍正十三年为修《山东通志》而增续。志前冠有康熙、乾隆及光绪十九年刘家善重刻四序。约十二万字。卷一冠馆陶县境图、县城图、县沿革图并图说。正文分舆图、建置、职官、选举、赋役、学校、祀典、名宦、人物、艺文、杂十一志,含沿革、疆域、御迹、物产、田赋、户口、灾祥、兵警、采异等四十二目。重修与续修分明。所续多采自府志和一统志,并全录重修后有关文献,其中康熙二十年知县郎国桢《陶山记》,赵知希《书陶山记后》颇富自然地理知识,有助于考证该县地理变迁。所续山川,引征雍正初治河文献,并加按语,详叙县境水利史。重修和续修艺文志所收历代碑文最具史料价值,其中水利史资料尤为丰富。重修灾祥止于康熙十四年,续修始于康熙三十九年,止于雍正八年,有“九十一年俱被水灾”记载。赋役志载万历至康熙十四年丁役数目,所续自雍正五年后清丈土地、均摊赋税。新旧志合刻而不混淆,年代清楚,资料性较强。有乾隆元年(1736)刻本,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方志考稿》甲集和《山东地方史志纵横谈》 (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馆陶县志

十二卷。清赵知希纂修,张兴宗增修。赵知希,字大音,安徽泾县人。出身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馆陶县知县。张兴宗,字肯堂,浙江鄞县人,雍正十三年 (1735) 任馆陶知县。雍正五年(1756)“诏修直省通志,以昭同文之盛,”在任知县赵知希续修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郑先民志书。雍正十三年(1735),张兴宗继任后,又将赵纂修的邑志加以增修,乾隆元年(1736)付梓问世。《馆陶县志》雍正五年 (1727) 修,十三年 (1735) 续修,乾隆元年(1736)刻本分为:图考、舆图志、建置志、职官志、选举志、赋役志、学校志、祀典志、名宦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小目。在赋役志下,详细记载了从明末到清初的赋税,人口发展等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和民国二十年 (1931) 铅印本刊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