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蜜环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蜜环菌honey mushroom;honey agaric

一种在夏、秋季节发生,能兼性寄生于多种木本、草本植物的野生食用菌,属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蜜环菌属。学名Armillaria mellea(Vahl.exFr.)Karst.,别名榛蘑。每100克干品约含粗蛋白质15.6克、粗脂肪6.3克、可溶性无氮浸出物62.6克、粗纤维3.8克。蜜环菌菌丝体同与它共生的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的药效类似,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蜜环菌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的温带地区。中国的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浙江、福建、广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 菌丝为具横隔膜的丝状体,初为白色,以后逐渐加深,最终为黑褐色。人工培养或自然生长都产生大量菌索,幼时白色,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老时为黑褐色。菌盖宽4~14厘米,淡土黄色、蜂蜜色至淡黄褐色,后期棕褐色; 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5~13厘米,直径0.6~1.8厘米,同菌盖色,有纵条纹和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内部松软,最后变为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或乳白色,生于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层,松软。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或略带黄色,光滑,椭圆形或近卵圆形,7~11.3×5~7.5微米。


蜜环菌


中国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天麻产区和青海省祁连山南麓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地,蜜环菌索生长旺盛。但不形成子实体。在气候炎热、气温年变幅不大的地方,蜜环菌不形成菌索。通过菌丝分裂延续世代。当环境能充分满足蜜环菌不同阶段的需求时,蜜环菌能完成由担孢子到新一代担孢子的完整生活史。菌丝体生长始温为5℃,适温24~28℃,超过30℃生长缓慢,40℃以上死亡; 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菌丝体生长良好,低于60%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菌丝体在pH值2.5~8.5均可生长,最适pH值4.5~5.5。光照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对子实体分化发育有影响。无光照时,子实体易出现畸形或不孕。
生产技术 蜜环菌菌丝体的培养有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方法。
深层发酵的工艺流程如下: 试管斜面菌种培养(25℃下培养15天)→500毫升摇瓶种子培养(24~26℃下振荡培养5→6天)→5000毫升摇瓶种子培养(24~28℃下振荡培养3~4天)→种子罐种子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4~5天)→发酵培养(24~28℃下通气培养7~8天)→发酵液过滤,烘干菌丝体,压片,或将发酵液浓缩制成糖浆。
固体发酵法: 斜面菌种培养、一二级摇瓶种子的培养法与深层发酵的基本相同。二级种子培养后,接入用玉米粉、麦麸等配制的固体发酵料中,适温下培养30天,将菌丝体洗净、烘干、压片。
子实体的培育: 可用段木栽培。将栎属树木锯成0.7~1米的段木,在树皮上砍口至木质部。将人工培养的菌种或长有蜜环菌索的朽木(菌材)碎片接入砍口内。挖30厘米深的坑作为菌床。将段木铺入床底,用腐殖土和锯木屑填满空隙,然后撒一层菌种。如此层层铺放三四层,最后覆土7~10厘米,经常保持湿润。长江中下游地区3~4月播种,10月收获。
不用段木,采用栽培过天麻的腐老菌材也可栽培蜜环菌。栽培过天麻一年以上的菌材逐层铺于培养床内约三四层,层间覆以疏松土壤或木屑,床面用草或土覆盖,经常保湿。春季建床,秋季可收菇。

蜜环菌honey mushroom,honey agaric

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Karst.,又称榛蘑。一种食、药兼用菌。口蘑科,蜜环菌属。菌盖扁半球形至平展,浅土黄色,上有暗色细毛磷。菌肉白色。菌褶与柄相连,直生或延生,稍稀,近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同菌盖色,有纵条纹和细毛鳞,内部松软至空心。菌环白色,生于柄的上部,较厚,有时双环,奶油色,有暗斑。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7~11.3 μm×5~7.5μm,无色,光滑。与天麻形成共生关系,因此可提高人工栽培天麻产量和质量。自然界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干基部和根部,会引起活树的根腐病,可使腐木发光。中国分布广泛,东北地区野生产量较高。已能人工栽培。子实体可食用,富含维生素A等。

蜜环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