蜓tíng見“螟蜓”、“蝘蜓”。 蜓读音t·ing(ˊ),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特丁切,平,青韵。 ❶[蜻蜓]一种会飞的昆虫,体细长,有两对膜状的翅,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 上一条: 㹶 下一条: 鼮 蜓{}四6097名蜻蜓。吴语。江苏丹阳。   蜓tíng见652页“蜻蜓”。 蜓○蜻~(昆虫,胸部有翅两对,腹部细长,常在水边捕食飞虫)丨蜻~点水。 蜓tíng见418页“蜻蜓”。 蜓*F2D1 (一)ting[蜻蜓]qingting见“蜻”。 (二)dian[蝘蜓]yandian见“蝘”。 蜓tingtíng蜻蜓。昆虫名。捕食小飞虫,属于益虫。 蜓tínɡ(构词成分): 蜻 ~ [qīnɡ tínɡ] dragonfly 蜓tíng ❷ 蜻蜓点水?? tíng
❷ 川蜓岳峙|渊蜓岳立
❹ 山峙渊蜓|岳镇渊蜓
蜓 金文; 篆tíng[虫(意符)+ 廷(聲符)→ 蜓(《説文》:“蜓,蝘蜓也。從虫,廷聲。一曰:螾蜓。”蜓,蜻蜓:昆蟲,捕食小飛蟲,是益蟲。幼蟲稱水蠆,生活在水中,蜻蜓點水,實際是雌蜻蜓产卵於水中。)] [唐] 王建 《戴勝詞》:“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蜓tíng(12画)
  *蜓tíng12画 虫部 见“蜻”(333页)。 蜓tíng小篆形声字。从虫,廷声。本读diàn,用于蝘蜓,约明代以前叫壁虎。古书蜓用于蜓蚞(-mù)、读tīng,指蝉。约中古时用于蜻(qīng,本读jīng,用于蜻蛚,指蟋蟀)蜓,仍读tíng。俗叫蚂螂(mālang)。胸部有翅两对,腹部细长,常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是益虫。 蜓★常◎常
tínɡ形声,从虫,廷声,用于“蜻蜓”,一种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