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狼毒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为大戟科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又名:小狼毒、鸡肠狼毒、大萝卜。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均含白色乳汁。根粗壮,径达3厘米,外皮褐色。 生于向阳山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夏、秋季挖取。取根洗净,放入火灰中煨熟,取出,用淘米水浸泡2日,再蒸1小时,切片晒干。 性温,味苦麻,有毒。治胃气疼痛,食积结滞。 消水肿,破血积,打虫积,打痰毒。 ❶ 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毒:土瓜狼毒研粉调敷(《云南中草药选》)。 ❷ 治疥、癣、疮、癞:土瓜狼毒研末,用乳汁适量调搽。 ❸ 治腹水、食积:土瓜狼毒0.3~0.9克,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