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牛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牛膝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 异名 杜牛膝(《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土牛膝、钝叶土牛膝、柳叶牛膝的根和根茎。 牛膝属全世界约13种;中国约3种、4变种,均作药用。 原植物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又名倒扣草(《岭南采药录》),粗毛牛膝(《中药大辞典》》,倒钩草(广东),对节草(四川)。钝叶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var.indica L.。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o)Makino(Achyranthes bidentata Bl.var.longifolia Makino)。 历史 土牛膝之名见于《图经本草》;倒扣草之名见于《岭南采药录》;柳叶牛膝见《纲目拾遗》,名为山牛膝,又名苏木红、荔枝红、透血红。经考各为上述数种。 形态 牛膝形态见于牛膝条。土牛膝与牛膝不同处在于:叶顶端圆钝,具突尖;小苞片基部有2薄膜质翅;退化雄蕊顶端有具分枝流苏状的长丝毛。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2分册.229页.图版5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或林边旷地;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柳叶牛膝的主要特征为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10~20cm,宽2~5cm;小苞片针状,基部有耳状薄片;退化雄蕊方形,顶端有不显明牙齿。生于山坡,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 日本也有分布。 钝叶土牛膝的主要特征为茎密生白色或黄色长柔毛;叶片倒卵形,基部楔形,两面密生柔毛。生于田边路旁。 分布于台湾、广东、四川、云南。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冬春间或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细根,洗净,晒干或用硫黄熏后晒干。 牛膝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贵州。 柳叶牛膝产于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粗毛牛膝产于广东、福建、广西。 鉴别 牛膝(野生者)根细长圆柱形,直或稍弯曲,长15~50cm,直径2~4mm;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有细纵皱纹及排列稀疏的侧根痕。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色,木部黄白色,其外围散有许多维管束小点,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涩,嚼之略粘牙。 柳叶牛膝 根茎短粗,长2~6cm,直径1~1.5cm。根4~9条,扭曲,长10~20cm,直径4~12mm,向下渐细;表面灰黄褐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细根去后的痕迹,质硬而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皮部淡灰褐色,略光亮,可见多数点状散布的维管束。 气微,味初微甜后涩。 土牛膝(粗毛牛膝)根茎短圆柱形,灰棕色,周围著生众多圆柱状细长的根,长6~10cm,直径2~5mm,略弯曲;表面灰棕色,有细浅的纵皱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浅灰青色至灰白色,气微,味淡。 加工炮制 将原药材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虫。。 【化学】: 牛膝根含皂甙、20-羟基脱皮甾酮(Crustecdysone)(1)、牛膝甾酮(I、nokosterone)(2)[1]。 土牛膝全草含20-羟基蜕皮甾酮[1]及甜菜碱[2]。枝和根含倒扣草碱(Achyranthine)[3,4]。 根及种子中皂甙主要为倒扣草皂甙A和B(AsperasaponinA,B)[5]。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71;91:916,CA 1976;85:25458y [2] Indian J Chem 1966;4(10):461 [3] Curr Trends Life Sci 1979;4(Adr.Ecol):81 [4] J Proc Inst Chemists(Indian)1957;29:73 [5] Phytochemistry 1970;9:409。 【药理】: 所含牛膝甾酮与蜕皮甾酮均为昆虫变态激素,能促家蝇幼虫的蛹化,蚕蛹的成蛾等。 对动物有降血糖及胆固醇的作用[1,2]。ig对大鼠毒性很小,但能促进乳腺癌的生长[3]。印度产粗毛牛膝(A.aspera L.)全草中分离出的生物碱能升高麻醉狗血压、加强心肌收缩、解除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痉挛,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4];从种子中分离出的皂甙有强心作用,比洋地黄作用快而短[5]。 参考文献 [1] CA 1967;67:98077m,1972:76:30743f,1973;79:134327b,1975;82:26398d [2]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74;70(3):325 [3] CA 1981;95:144645y [4] IndJ Pharm 1967;29(10):285 [5] Ind J Med Res 1972;60(3):462。 【药性】: 性味 微苦,凉。 ❶ 《福建民间草药》:“苦、酸,平。” 功效 活血散瘀,通利关节,清热解毒,消肿利尿。 主治 经闭,痛经,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咽喉肿痛,风湿性心脏病水肿,泌尿系感染,胃火牙痛,毒蛇咬伤。 ❶ 《图经本草》:“治妇人血块。” ” ” ”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利尿。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捣敷,或研末吹喉。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金银花、玄参,治急、慢性咽炎,咽红隐痛。 ❷ 配一枝黄花,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❹ 配锦鸡儿,治关节风痛。 ❻ 配当归、黄芩,治小便不通,茎中疼痛及女人血结,小腹坚痛。 方选和验方 ❶ 《江西草药》:“治白喉:鲜土牛膝30~60g,加养阴清肺汤(生地、元参、麦门冬、川贝母、丹皮、白芍、甘草、薄荷)。水煎服,每日1~2剂;另用朱砂0.3g,巴豆1粒,捣烂,置于膏药上,贴印堂穴,6~8小时皮肤起泡后取下。” ” 单方应用 ❶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鲜土牛膝根30~60g。捣汁徐徐咽下,若痰涎壅滞,由鼻孔滴入,或入煎剂中服。 又可煎汤熏洗患处或漱口,或研末加冰片吹喉,如是捣汁单服,服后往往能吐出痰涎。孕妇忌服。 ” 如无鲜的,可用干土牛膝根15g,水煎服。” ” ” ” ⑿《江西草药》:“治跌打损伤:土牛膝9~15g。水煎,酒对服。” ⒀《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痈疽疖肿,毒蛇咬伤:用鲜土牛膝连叶,捣烂,敷患处。” ⒁《岭南采药录》:“治腿足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调匀,温敷。” ⒂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治关节风痛:土牛膝干根6~9g,锦鸡儿干根15g,水煎服。或土牛膝干全草、葎草各等份,研末,用醋、面粉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⒃南京部队《常用中草药》:“治月经不调、痛经:土牛膝鲜根60g,月季花根60g,小蓟根30g。水煎,红糖冲服。” ⒄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4;(6):“治急、慢性肾炎:土牛膝根60g水煎,煎取药液以能坐于盆中浸渍腰部为宜,乘热坐浴20~30分钟,药渣敷贴两侧腰部,每日2次。” ⒅新中医 1986;(9):“治踝关节扭伤:鲜土牛膝适量,捣烂加食盐少许,和匀敷患处,每日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