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田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田七 【概况】: 异名 竹叶三七(《中药大辞典》),姜三七、三七姜、姜田七(广西)。 基源 为姜科土田七属植物土田七的块茎。土田七属全世界约有6种,中国仅1种。 原植物 土田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Kaempferia involucratus King ex Bak.)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 5~30cm。根茎块状,约1cm,外面棕黄色,粉质,芳香而有辛辣味;根末端膨大成球形的块根。 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18cm,宽2~3.5cm,绿色或染紫;叶柄长6~18cm。花10~15朵聚生于钟状的总苞中,总苞长4~5cm,宽2~2.5cm,顶端2~3裂,总苞及花的各部常有棕色透明的小腺点;总花梗长2.5~10cm;小苞片线形,膜质,长约1.5cm;花白色;萼管长9~11mm,顶端浅3裂;花冠管长2.5~2.7cm,裂片长圆形,长约1.2cm,后方的一片稍大,顶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倒披针形,长1.6~2cm,宽约4mm;唇瓣倒卵状匙形,长约2mm,上部宽约1.3cm,深裂至5mm处,白色,中央有杏黄色斑,内被长柔毛,生活时唇瓣与侧生退化雄蕊卷成筒状,露出于总苞之上;花药长约5mm,花丝长约2mm;药隔附属体半圆形,长约3mm;花柱线形,柱头具缘毛;子房卵形,长约3.5mm。 花期5~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45页.图版14) 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林下、荒坡或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锡金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秋、冬,春季采挖块茎,洗净,晒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微苦,温。 功效 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 主治 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牙齿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浸酒。外用:研粉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湖南药物志》:“治皮肤皲裂:鲜土田七捣烂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