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蚕桑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蚕桑业

四川是中国养蚕最早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的缫丝技术至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开明时代就已发展起来。汉代蚕桑业开始推向成都平原外围,向东沿沱江流域发展,成为有些农户的专业生产。唐宋时代蚕桑除盆地西部外,还几乎遍及盆中、盆北各州,形成一个西到龙门山一夹金山,东到华蓥山的广大蚕桑区。宋元之际,由于四川人口减少过甚,蚕桑业受到打击。直到明代才略有恢复,在地理布局上形成成都府、嘉定州和顺庆府三大蚕桑、丝织中心。清代成都平原蚕桑业徘徊不前,全省丘陵、低山区得到普及,蚕桑空白点基本消失。有的地方还发展柞蚕养殖。清末民初,四川桑树栽培更为普遍,川丝开始向国外出口。1925年川茧总产量达70万担以上,折合川丝4.5万担以上,创历史最高记录。川丝出口量也居当时全国各类商品之首。在质量上,川丝以黄丝为主,与太湖流域之白丝齐名。在产区分布上,盆地北部一带几乎占全省产量1/3; 盆东南次之,年产茧1.6万担。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川丝出口日益衰减,1936年出口数额仅4000余担,尚不及极盛时的13%。蚕茧上市,乏人采购,不少农民忍痛铲除多年植成的桑树。至1949年,四川桑树仅存2000万株。

蚕桑业

种桑养蚕业的总称,种植业的特殊部门之一。新疆的蚕桑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干旱区蚕桑技术体系,即毛渠桑—农作物—农田防护林三位一体的立体栽植模式,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平原林区发展立体农业,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1994年8月中国北方蚕业经济技术协作区第五届年会在新疆举行时对上述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蚕桑生产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及墨玉、皮山、策勒、洛浦、于田、民丰等县。2002年,全区共发放蚕种17.09万盒,蚕茧总产量2192吨,实现产值2674.24万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