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蚌埠市泗州戏剧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蚌埠市泗州戏剧团

蚌埠市泗州戏剧团

该团创建于1952年8月,团址位于蚌埠长征南路。原名蚌埠市淮光泗州戏剧团,1956年起改用今名。1958年蚌埠市成立泗州戏剧院,该团为一团。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泗州戏剧团,由蚌埠市代管。1970年解散,1974年恢复,并正式使用现名称,隶属蚌埠文化局。全团60人。其中演员35人,乐队15人,舞美5人。
该团为安徽有影响的地方戏表演团之一。泗州戏在皖北一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唱腔明快、抒情、委婉、优美,同时也为邻省——如苏、鲁、豫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历年来,在省及华东地区戏曲演出活动中,多次获奖。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现代戏《结婚之前》(金全才编剧),李宝琴、霍桂霞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清、吴之兴分获演员二、三等奖;1956年参加省第一届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乱头火柴》,李宝琴、霍桂霞获演员一等奖,陈金凤获演员三等奖。1957年参加安徽省赴京汇报团,演出了《三踡寒桥》、《打干棒》、《拾棉花》、《走娘家》等,夏衍、刘芝明、周贻白、田汉等,专为该团演员举办座谈会,周杨、赵树理、姚雪垠分别在《人民日报》、《戏剧报》上撰文,对泗州戏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誉。《拾棉花》剧组的彩车参加“五一”天安门广场的游行,李宝琴、霍桂霞应邀参加了观礼。李宝琴还出席了周总理宴请伏罗希罗夫的国宴。5月6日该团应邀到怀仁堂演出《打干棒》,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接见了全体演出人员。1959年省文化局会同蚌埠、滁县、宿县文化局,联合组成泗州戏编辑小姐,历时三年,记录、校订、出版了《泗州戏传统剧目汇编》11集,对老艺人的唱腔、舞蹈和其他表演艺术作了记录和整理。1960年该团曾前往福建前线为广大官兵慰问演出。1990年12月,该团实行经济包干责任制,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保留剧目有:大戏《杨八姐》、《三踡寒桥》、《淮河魂》、《希尔顿烟雾》;小戏《拾棉花》、《走娘家》、《打干棒》等。

☚ 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   第三节 民间艺术 ☛
000025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