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子三4149名蝌蚪。⑴吴语。浙江温岭〖 〗、苍南金乡〖 〗。⑵闽语。福建建阳〖 〗。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蝦蟆 > 蝌蚪 > 蝦蟆子 蝦蟆子 hámazǐ 亦稱“蝦蟆臺”、“蝦蟆黏”、“蛤蟆臺”、“玄魚”、“懸針”、“水仙子”。即蝌蚪。《爾雅·釋魚》“科斗,活東”晉·郭璞注:“蝦蟆子。”《爾雅翼·釋蟲》:“蝌斗,蝦蟆子也。今俗謂之蝦蟆臺,亦謂之蝦蟆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蝌斗》:“[釋名]玄魚、懸針、水仙子、蛤蟆臺。時珍曰:‘蝌斗……玄魚言其色,懸針狀其尾也。’” 虾蟆子药名。见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蝌蚪。详该条。 虾蟆子又作虾䗫子。 即“蝌蚪文”。 虾蟆,今通作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它们的幼体即“蝌蚪”,古人亦称之为“虾蟆子”,或写为“虾䗫子”,即“虾蟆之子”的意思。 蝌蚪文笔划既似蝌蚪之体,因而又有此名。清宋曹《书法约言·说作字之始》:“伏羲一画开天,发造化之机,而文字始立。自是有……虾蟆子,皆取形而作书。”详“蝌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