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钱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钱子 【概况】: 异名 苦实(《本草原始》),马前、牛银(《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药材手册》)。 基源 为马钱科马钱属植物云南马钱及马钱的成熟种子。马钱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有8种。 原植物 云南马钱Strychnos wallichiana Steud.ex DC.(Strychnos pierriana A.W.Hill),又名长籽马钱、皮氏马钱(《中药志》),尾叶马钱(《云南植物志》)。 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又名番木鳖(通称)。 历史 马钱子以番木鳖之名始载于《纲目》。李时珍释其名曰:“状如马之连钱,故名马钱。”但《纲目》中附图与木鳖子相混淆,可能李时珍当时并未见到马钱子的原植物。但是根据其所载疗效、药性及附方,可认为即是目前所习用的马钱子。 形态 云南马钱为木质大藤本,树皮灰白色,小枝圆柱状,卷须腋生。 叶片革质,椭圆形,长7~12cm,宽3~4.5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为离基3出脉,在下面隆起;叶柄长5~7mm。圆锥花序顶生,长约4cm;总花梗及小花梗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具缘毛;花冠白色;花冠筒长约10m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4mm,内面基部被短柔毛;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喉部,花丝极短,花药顶端具明显尖头;子房狭卵形,花柱细长,均无毛,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4~6cm,熟时橘红色。 种子长圆形,长2~3cm,宽1.5~2.2cm,扁平,被浅灰棕色密绢毛。花期3~5月,果期5~8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彩图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较炎热的半山坡凹地、山谷荫湿处或杂木林、树丛中。 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马钱为乔木,高约10m,树干直立,粗壮,树皮灰色。叶片革质。 对生,椭圆形、卵形至广卵形,长6~15cm,宽4~8.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广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4~6mm。聚伞花序顶生,直径2.5~5cm,被柔毛;花较小,灰白色;花萼绿色,5裂,裂片卵圆形,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状,长10~12m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2.5~4mm,先端钝,花冠筒内侧近基部被长柔毛;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喉部,几无花丝;子房上位,卵形,花柱细长,柱头头状。 浆果球形,直径2.5~5cm,成熟时橙色。种子2~5,圆盘形,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主产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 。【生药】:栽培 本品属热带树种,宜阳,怕霜冻,抗风力强,忌水涝。 适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栽种。用种子繁殖。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用湿砂贮藏于次年春播。 播前将种子浸种2天,在阴凉处催芽,待胚根露白点时播种,按行株距33×10cm开沟点播,深2~3cm,胚根朝下,直放种子。 播后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需勤除杂草,适时追肥,并搭棚遮荫,干旱季节注意灌溉。 育苗1年后,苗高33cm以上时按株行距3×5m定植。栽后,每年需全面培育管理1~2次,冬季注意防霜冻。亦可采用同种马钱不同植株之间进行芽接。 采集 秋季于果实成熟时,摘取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著的果肉,晒干。马钱子主产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锡兰。云南马钱主产于云南东南部及越南。 鉴别 云南马钱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缘较薄而微翘,子叶卵形,叶脉3条。 性状 马钱种子钮扣状圆板形,直径1.5~3cm,厚3~6m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脉5~7条。无臭,味极苦。 显微 ❶ 长籽马钱种子横切面与马钱子的主要区别:表皮非腺毛长520~1040μm,宽约20μm,平直或多少扭曲,壁具9~10个纵肋,常自然分离成无色细长条状,先端尖锐或钝圆,基部仍互相连合,毛茸基部不规则增厚,有纹孔。(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19) 粉末:灰白色,味苦(有毒)。 1)种皮表皮毛单细胞,大多碎断纵裂,完整者长360~1152μm,直径18~65μm,壁强木化;基部淡黄绿色,较膨大似石细胞样,壁厚至14μm,纹孔纵裂缝状,稍斜转的膨大处纵长裂缝数条明显.胞腔分枝,毛的体部斜向一方,稍扭曲,顶端钝圆,壁有5~11条纵向脊状增厚,胞腔断面观类圆形,粉碎时脊状增厚壁易纵向裂开,成裂片束或单个裂片,裂片束宛如纤维束,略弯曲或扭转,也有裂片不全裂开而交错扭结成束,单个裂片直径5~11μm,有时再2~3不完全纵裂。 2)内胚乳细胞呈多角形、长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22~45μm,壁较厚或极厚,可见纹理,细胞含糊粉粒,有的可见拟晶体,并含脂肪油滴。 3)色素层棕色或黄棕色,为颓废的种皮内层薄壁细胞,含油滴,并可见微细晶状物。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47)❷ 马钱子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均向外延长,并向一方倾斜形成单细胞非腺毛,长500~1000(~1700)μm,壁厚,木化,有纵脊约10条,基部稍膨大,有纹孔及孔沟,形似石细胞;表皮下有数列棕色颓废的薄壁细胞。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厚,半纤维素性,隐约可见胞间连丝,用碘液封藏较明显,含有脂肪油糊粉粒,糊粉粒直径15~30μm,内含数个拟球体。(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19) 粉末:灰黄色,味苦(有毒)。 1)种皮表皮毛单细胞,大多碎断纵裂,完整者长550~1100μm,直径25~63μm,壁强木化,基部较膨大似石细胞样,极厚,纹孔纵裂缝状;胞腔分枝,含黄棕色物,毛的体部向一方倒伏,圆柱形,顶端钝圆,壁有5~18条纵向脊状增厚,胞腔断面观类圆形,粉碎时脊状增厚壁易纵向裂开,成裂片束或单个裂片,直径3~9μm,顶端尖,断端须状,表面有微细的纵纹理,有时裂片再2~3不完全纵裂。 2)内胚乳细胞呈多角形、长多角形或类圆形,壁较厚或极厚(主由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组成),隐约可见极细密的孔沟(胞间连丝)细胞含糊粉粒,有的可见拟晶体,并含脂肪油滴。 3)色素层棕色,为颓废的种皮内层薄壁细胞,常与胚乳细胞相连。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46) 理化 ❶ 马钱子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0.5g,加氯仿-乙醇(10∶1)混合溶剂5ml及浓氨水0.5ml,密塞,振摇5分钟,放置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对照品,加氯仿溶解,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种硅胶G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水(4∶5∶0.6∶0.4)为展开剂,以士的宁、马钱子碱为对照。 展距15cm,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对照品显橙色斑点,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1A) 2)取样品粉末1g,加乙醚-氯仿(3∶1)10ml,混匀后加入氨水1ml,密塞振摇10分钟,放置2小时,不时振摇,滤过,取滤液20μl及对照品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氨水(4∶5∶0.6∶0.4)为展开剂,以土的宁、马钱子碱为对照展开后,用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斑点显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1B)。 3)取样品粉末0.5g,按“1”项下方法制备点样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水(8∶6∶0.5∶2)的上层液为展开剂,以士的宁、马钱子碱为对照展开后,用稀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23-2)❷ 马钱子及其炮制品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50ml,振摇放置4小时,滤过,残渣用酸水振摇3次,每次10ml,合并酸提液,用氨水碱化,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挥去大部分的溶剂,剩余液点于中性氧化铝软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2)为展开剂,以士的宁、马钱子碱为对照展开后,用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3)或用碘化铋钾试液趁展开剂未干时快速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4) 2)取样品粉末0.3g,加氯仿20ml,浓氨水0.5ml,轻轻摇匀,室温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少许溶解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丙酮-氯仿-浓氨水(30∶15∶1)为展开剂,以士的宁、马钱子碱为对照展距17cm,用稀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5)❸ 马钱子与同属植物种子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加乙醇20ml冷浸2小时,过滤去渣,滤液蒸去溶剂,加1mol/L盐酸液3ml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氨水调节pH至9,用氯仿3ml提取3次,浓缩氯仿溶液至约1.5ml,点于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异丙醇-浓氨水(6∶3∶1)为展开剂,以马钱子碱,士的宁碱为对照。展距17cm,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喷雾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32-6)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生马钱子和制马钱子。 ❶ 生马钱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此外,尚有油制,炒制,甘草制,童便制,绿豆制,姜制,甘草、香油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生品专库保管。 。【化学】: 成熟种子含生物碱1.5-5%。 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1]、马钱子碱(Brucine)[2]、可鲁勃林(Colubrine)、16-羟基可鲁勃林、伪番木鳖碱(Pseudo-strychnine)番木鳖次碱(Vomicine)、番木鳖甙(Loganin)[1-4]原番木鳖碱(Protostrychnine)、4-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异番木鳖碱(Isostry chnine)[5]、15-羟基番木鳖碱[6]、3-甲氧基甲基伪番木鳖碱(3-Methoryicajjine)[7]及一个含2个糖的甙类化合物(Cuchiloside)[8]。根皮含生物碱约9%,有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可鲁勃林、番木鳖次碱等,另含0.12%季铵生物碱马瓦箭毒素(Maracurine)[3,9]。根皮中主含番木鳖碱、马钱子碱,以及少量的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等[3,9-10]。叶含番木鳖次碱、甲基伪马钱子碱(Novacine)、甲基伪番木鳖碱(Icajine),以及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可鲁勃林[3,11-15]。 马钱子经砂炒、油制后,其成分有明显变化,从炮制后的马钱子中分离出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N-氧化物、异士的宁-N-氧化物和2-OH-3甲氧基异士的宁等生物碱[16]。 参考文献 [Ⅰ]药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88. [2]The Alkaloidsl 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950;1∶376 [3]CA 1972;76∶56580a[4]CA 1970;73∶109948y [5]Phytochemistry 1979∶18(3)∶512 [6]CA 1980;92∶160536g [7]Phytochemistry 1979;28(2)∶2065 [8]Phytocheimstry 1989;28(5)∶1553 [9]CA 1966;65∶3920a [10]CA 1969∶71∶109781x [11]CA 1969;70∶84955w [12]CA 1953;47∶5951i [13]CA 1968;68∶22116y [14]CA1968;69∶57457h [15]CA 1966;64∶9778d [16]国外医药植物学分册 1991;6(3)∶135 [17]Shoyakugaku Zasshi,1990∶44(1)∶42 [18]Chem Pharm Bull 1990∶38(5)∶1295 。【药理】: 种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及根皮中的布鲁生(Brucine,马钱子碱)均为毒药。 成人1次服5~10mg的士的宁可至中毒,30mg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时引起中毒;并有服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病例报告。 死亡原因为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或窒息死亡[1]。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兴奋作用,po后很快吸收,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机能。士的宁能与突触后抑制性递质甘氨酸竞争突触后抑制部位,因此能选择性阻断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突触后抑制,使运动神经元对传入刺激起较大反应,同时也能阻断脊髓中闰绍细胞(Renshaw Cell)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这样就减弱或消除了对抗肌(伸肌与屈肌)之间的交互抑制,因此大剂量可致强直性惊厥[2]。 士的宁具强烈苦味,可反射性增加胃液分泌,对人体胃肠平滑肌无兴奋作用[3]。 布鲁生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为士的宁的1/8;它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5~10%溶液可使口腔粘膜麻醉[4]。 毒性士的宁、布鲁生和马钱子仁对小鼠ig的LD50(mg/kg)分别为3.27、233和234.5;ip时则分别为1.53、69和77.76,布鲁生给犬iv和LD50为8mg/kg。马钱子粉小鼠ig的LD80为301.9±35.9mg/kg[1,5,6]。 参考文献 [1]新医药学杂志1973;(6)∶35 [2]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09 [3]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62 [4]A Manual of pharmacology 1957∶241 [5]The Merck Index.9ed.Merck &.co.,1976;1453 [6]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24(4)∶288 。【药性】:性味 苦、寒。 有大毒。 ❶ 《纲目》:“苦,寒。” ” 功效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主治 风湿顽痹,咽喉痹痛,痈疽肿痛,风痹疼痛,麻木瘫痪,跌扑损伤。 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 ❶ 《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用法用量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0.3~0.6g(1日量)。外用:醋磨涂、研末吹喉或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及体虚者忌服;不宜生用、久服多服。《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山豆根、青木香,治喉痹作痛。 ❷ 配乳香、没药,治跌打损伤。 ❺ 配草乌、生南星作麻醉药。 方选和验方 ❶ 马钱散(《救生苦海》)治痈疽初起,跌扑内伤,风痹疼痛:番木鳖(入砂锅内黄土拌炒焦黄为度,石臼中捣磨,筛去皮毛,拣净末)、山芝麻(去壳、酒炒)、乳香末(箬叶烘出汗)各15g,穿山甲(黄土炒脆)30g。共研末。 每服3g,酒下,不可多服,服后避风,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如人虚弱,每服1.5g。 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 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3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3次,每次2g,极量1日8g,儿童酌减。 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用甘草水)解之。” 每晚睡前服20丸,并逐日增服1丸,直至出现头昏、肌紧张、关节强直(一时性)等现象,药量不再增加,可服维持药量,即有效量。 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10g。 10天为1疗程。 高血压者忌服马钱子。 1次10ml,日服3次。 ” 马钱子用香油炸至焦黄色,捞出后同血竭花共研细末,分80包,早、晚饭后各服1包,白开水送服。40天为1疗程。 ❾ 马钱子散(中医药学报1986;(1))治痹症:马钱子(制)100g,南星(制)10g,僵蚕10g,独活10g,川乌10g,当归10g,乌蛇10g,寄生10g,川芎10g,川牛膝10g,伸筋草10g,白附子10g,蜈蚣10g,全虫10g。共研细面。每服1.5~2.5g黄酒送服,服后静卧休息30分钟。体弱者每日2次,体稍强者每日3次。 ❿ 马钱通关散(中医杂志1986;(9))治功能性不射精症:制马钱子0.3g,蜈蚣0.5g,冰片0.1g。共研末混匀,每晚睡前1个半小时吞服。 单方应用 ❶ 光华医学杂志 1933;(11):“治中耳炎:番木鳖1个,以井水磨汁滴耳内。” ❸ 吉林中医药1985;(1):“治面瘫:生马钱子,在温水中浸泡7天后取出,每枚切成6薄片,按面瘫范围大小,1片片摆满在氧化锌贴膏上,敷在患者口角侧。向左歪斜贴在右侧,反之也然,每日换1次。 ” ❺ 《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1.8g,甘草(研细粉)1.8g。炼蜜为40粒,每日3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7日,停7日再服。 ” 煮蛋和泡蛋的过程中谨防将蛋弄破,破蛋应弃去,不能服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