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
西方国家表示图书收藏身份的小张图案。藏书票是枚小张图画,专门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右上角或中央等位置,表示该书的收藏身份。据考证,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西欧活字印刷书籍创始的法国,藏书票的历史比邮票更早。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藏书票遍及欧美各国。在亚洲,日本在19世纪已有藏书票。中国在本世纪30年代随新兴木刻运动曾出现过藏书票,但只是昙花一现。藏书票主要分两大体系:其一是欧洲作品,以木面木刻为主流,以黑白为主,风格工整而细致,尤以裸女、图案、箴言、警句为主;另一体系是东方派,日本影响最大,以木面木刻、水印木刻为主流,重视色彩印刷,富于民族特色。中国大陆在1984年成立了“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现改名为“藏书票研究会”)。香港及澳门则分别于1985及1988年举办了藏书票展览,台湾也举办了首届“中国藏书票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大陆、香港、台湾近300名作者的约700枚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