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蓝田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蓝田人 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人类化石头骨,上下颌骨各一具, 牙齿十余枚。经古地磁法测定,这种原始人脑容量约为780毫升,其特点是头盖骨长得硕大粗壮,头顶比较低平,眉脊骨高高隆起,额骨厚而明显向后倾斜,形态特征较“北京人”更原始,距今65~80万年,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早期。考古学家称之为“蓝田直立人”或“蓝田人”。 蓝田人 006 蓝田人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和陈家窝村发现了一个女性猿人的头盖骨化石以及上颌骨、下颌骨和10余枚牙齿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一些石器和古动物化石等,经考古学家考证,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60、70万年。 ☚ 元谋人 北京人 ☛ 蓝田人 蓝田人Lantianren也称“蓝田直立人”、“蓝田猿人”。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村发现了蓝田人的头盖骨、上颌骨、下颌骨和牙齿的化石。此外,还有一些石器和古动物化石。据地质工作者采用古地磁法鉴定,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头盖骨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陈家窝发现的蓝田人下颌骨的年代为距今50万年左右。蓝田人的头骨形态特征是:眉骨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硕大,头骨极厚,枕部宽阔而圆钝,头骨轮廓呈楔形。蓝田人的脑容量略超过现代猿类中的最大脑容量,约为780毫升。蓝田人化石也是我国重要的猿人化石之一。 ☚ 元谋人 北京人 ☛ 蓝田人 蓝田人早期猿人化石,也称“蓝田中国猿人”、“蓝田直立人”、“蓝田人”。1963——1964年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发现。共有化石: 头盖骨一具、上颌骨、下颌骨各一具及牙齿十余枚,经古地磁法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约80万年,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其形状特征: 头骨骨壁甚厚,超过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 额骨宽,明显向后倾斜; 眉嵴粗壮,左右相连,凸出成横行骨脊; 头骨低平,吻部前突,下颌不显; 脑容量约780毫升。较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原始,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生产工具均为大型砾石打制而成的尖状器和利削器。伴生动物化石有剑齿虎、剑齿象、水鹿、大熊猫、爪兽、丽牛等,生态环境较现在温暖。 ☚ 普林斯顿大学格斯特东方图书馆 感觉文化 ☛ 蓝田人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它包括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处地点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4年在公王岭发现一30多岁的女性头骨,其特点是骨壁极厚、眉脊粗壮,额骨非常低平。脑容量小,估计为780毫升。形态上比北京人原始。学名定为 “直立人蓝田亚种” ,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00万年。与人类化石同层出土的石器,制作粗糙,以三棱大尖状器最富特色。伴存的动物化石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1963年在陈家窝发现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其形态与北京人相近,而不同于公王岭发现的人骨化石,学名定为 “直立人陈家窝亚种” ,属中更新世,距今50万年~65万年。伴存的动物化石14种,其中有晚更新世的动物,所以时代要晚于公王岭。与公王岭不同,这里缺少富有南方色彩的动物品种。蓝田人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人lan tian renLantian Man,primitive man of about 600,000years ago whose fossil remains were found in Lantian,Shanxi Province,in 1964 蓝田人Lantian man 蓝田人Lantian man 蓝田人Lantian Man 蓝田人直立人或晚期猿人(旧称猿人)。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有猿人的头盖骨和右上颌骨及三枚臼齿,同属于一个中年女性。头盖骨很低平,骨壁极厚,脑量约780毫升,其形态比北京人原始。1963年,在蓝田陈家窝还发现了一具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及相连的十三枚牙齿,属于老年女性。蓝田人距今年代为110—115万年。在含人化石的地层中,发现有打制的石片、石核、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和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与西侯度文化有关,石球的出现又影响到后来的文化(如许家窑文化)。公王岭的化石地层中,还发现了含炭粒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人类用火的遗迹。(参考图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