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葡萄栽培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葡萄栽培史history of grape growing葡萄 (Vitis vinifera L.)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早在4400多年前,埃及就有了栽培葡萄的记载。中国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葡萄 史籍中记载的品质优良的葡萄基本上都是欧洲葡萄(V.vinifera L.)。至于美洲葡萄(V.labrusca L.),大约于1870年前后才开始引种至中国。 欧洲葡萄要求较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中国北方尤其是西北一带比较适于其生长,对此古人早有认识。历史上中国葡萄的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早在唐代,山西太原所产的葡萄就曾被列为贡品。 欧洲葡萄引种至中国后,经过栽培选育,逐渐形成了中国品种群。在晋代,人们即已根据浆果的色泽进行葡萄品种的分类。6世纪时,洛阳一带就栽培有果实比枣大的葡萄品种。五代时已培育成无核的葡萄品种。史籍中记载的葡萄品种有马乳葡萄、紫葡萄、绿葡萄、水晶葡萄、琐琐葡萄、奇石蜜石等。奇石蜜石(无核白的维吾尔语的音译)至今仍是新疆的主栽品种。近代又从国外引入一些优良品种,如: 19世纪末叶,张振勋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曾于1897、1898年两次大规模引种优良的欧美葡萄品种。 古代栽培葡萄主要采用扦插法繁殖。于春分前,树液尚未流动时,剪取一年生枝就地扦插;或于冬季剪取插穗埋窖于熟粪内,至翌春扦插。明代的文献中提到,可于农历二月,采用压条法繁殖葡萄。史籍中还记有用枣树作砧木,靠接葡萄。据说可使葡萄的果实“肉实如枣”,是否属实,有待验证。欧洲葡萄的抗寒性差,在中国北部地区栽培,冬季需要埋土防寒。南北朝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栽培葡萄,于农历十月埋土防寒,翌年农历二月出土上架。在葡萄园的管理方面,典籍中记载的主要有天旱时进行灌溉;生长期中删剪繁叶,以利通风透光。葡萄是较难贮藏的果品,现在北方采用窖藏法,可藏至春节前后。这一方法在《齐民要术》中已见记载。 葡萄在古代除生食外,还加工制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葡萄膏以及糖和醋等。葡萄酒的酿制大约创始于新疆一带,以后才传至中原地区。新疆在汉代已知酿制,中原地区迟至唐代始见记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