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葡萄常五处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葡萄常五处女

葡萄常五处女

指在北京市烧制手工业品料器葡萄的常家五个妇女。她们的前辈常在一百多年前从外地来到北京,因突遭变故,生活无着落。一天,在街头看见小孩们手里拿着泥人、泥葫芦、泥娃娃等玩耍,他不觉计上心来。因为他从小心灵手巧,擅于制作各种小玩艺,还能不断翻出新花样,便用泥土做成一些泥葫芦、泥人、泥葡萄,拿到街上去卖。由于他做的泥葡萄仅用细篾儿将它穿成一串,再描上葡萄颜色,远远望去,这些工艺品特别惹人喜爱。常在的生意就由此做起来了。不久,他用积累的资金购置烧制玻璃的原料、颜料、设备等,在家搭起火炉,烧制出料器葡萄来。这种产品亮晶晶、光闪闪,投放到集市上很受人们欢迎。常在的名声传遍京城。听说慈禧太后在见到料器葡萄的贡品后颇为赏识,吩咐送来“天义常”的匾牌。常在去世后,他的手艺传给儿子、女儿辈。到孙子辈,由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意识,几个孙子都不愿从事这个手艺,只好由常在的三个女儿常桂禄、常桂寿等和孙女常玉龄、常玉清承继家业,继续从事这门手艺。经过常家几代人的辛勤创作和劳动,常家的料器葡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1914年,他们精心制作的一套各种色泽的料器葡萄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获得了奖状,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与好评。因为当时她们处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旧社会,这门手艺的发展遇到的困难很大。30年代时,这五个妇女为了常家的事业,决定横下心来,克服一切困难,终身不嫁,把料器葡萄制作手艺维持下去并发扬光大。人们通称她们为“常家五处女”。在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的接踵到来,使得“天义常”连惨淡的经营都维持不了,五处女被逼只好舍弃祖传手艺去卖白薯、炸油饼、捡煤核等。新中国成立后,“葡萄常”的手艺重新获得了新生。1952年,北京天坛举行物资交流大会,“常家五处女”制作的料器葡萄一炮打响,人们称誉它为“巧夺天工”,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1956年3月,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艺工作的情况时说到,我们要保存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如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葡萄常五处女”的葡萄等。他提醒人们,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料器葡萄的手艺重新获得发展,北京在东城区办起了葡萄常工艺品厂。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家工厂先后培养了十多名徒弟。他们刻苦钻研,制作出了长、圆、青、紫等多种形状、颜色的玻璃葡萄,并开拓制成玻璃葡萄加上葡萄枝叶、葡萄壁挂、葡萄盆景、葡萄架等许多新品种。这些精致逼真的手工艺品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欢迎,全国不少地区包括著名的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的用户都纷纷前来订货。它如今不仅悬挂到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宾馆、饭店的厅堂庭院内,也走进不少寻常百姓的家中。

☚ 五毒   亚洲“四小龙” ☛
000004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