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落实钢铁指标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落实钢铁指标问题

《落实钢铁指标问题》

这是陈云1959年5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1958年大炼钢铁“以钢为纲”,当年钢产量达800万吨,为原计划的128%,但未完成1 070万吨翻一番的任务。为了在1959年再翻一番,1958年底开始酝酿1959年的钢产量指标,虽然毛泽东提出要压缩空气,降低指标,但当时“大跃进”的空气很浓,到1959年4月初上海工作会议,当年钢产量指标由原来的2 000万吨压到1 650万吨。为了切实可靠起见,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书记处责成陈云再落实一下1959年的钢的指标。陈云随即召开一系列座谈会,从钢铁工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做了详尽的调查,提出了1959年钢的指标为1 300万吨。这篇发言就是调查落实的成果。陈云首先谈到为什么把钢的指标订为1 300万吨,其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从钢铁工业内部的各个环节看,即矿石、焦炭、洗煤、炼焦、耐火材料、炼铁、炼钢、轧钢设备以及运输能力,1 300万吨的指标比较可靠,比较实在,但也不是轻而易举,要作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二是根据1959年头四个月的生产情况来看,1 300万吨的指标也是适当的;但这个指标还只限于钢铁工业内部各环节来说的,至于钢铁工业同其他工业的关系以及工业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还尚待全面研究。现仅就钢铁论钢铁来规定钢和钢材的生产指标,还不可能完全恰当。在当时的情况下,把钢指标降至1 300万吨,对当时颇为流行的高指标是一种抑制。陈云的发言中。还提出了当时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强调改进质量,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即除钢铁等重点要保证外,其他重工业以及轻工业品,也要给予照顾。也就是说,要考虑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问题;既要照顾明年又要照顾长远,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陈云的这篇发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钢铁指标,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高指标的错误,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指标的更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全文约5700字,载《陈云文选(1956—1985年)》。

☚ 外贸工作十四条   就钢铁指标问题给毛泽东同志的信 ☛
000009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