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夏侯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夏侯玄209—254三国魏官吏、玄学家。字太初,谯(今安徽毫县)人。少有才名,曾上书司马懿,建议慎选官吏,改革服制,任魏征西将军,督雍、凉州军事,后迁太常。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夺司马氏之权,事泄被杀。精玄理,为玄学创始人之一。著《夏侯玄集》,已佚。今存《答司马宣王书》、《皇胤赋》等。 夏侯玄 夏侯玄209—254三国魏玄学家、辞赋家。《三国志》有传。字太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曹魏勋戚。少知名,与诸葛诞等互相题表,被誉为“四聪”之一。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后贬为羽林监。正始初,曹爽辅政,复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齐王时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后入朝任大鸿胪,终位太常。嘉平六年(254),拟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他精玄理,善清谈,为早期玄学领袖之一。《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云:“玄尝著《乐毅》、《张良》及《本无》、《肉刑论》,辞旨通远,咸传于世。”《文心雕龙·议论》亦云:“太初之《本元》(按:元应作无)……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本无》不可见。《乐毅》等虽未题名为赋,然意比句连,几无可断之处;骈语偶辞,层见迭出,竟至全篇,实乃以骈赋作论。今所存《皇胤赋》,流露出对曹魏皇家命运的无限关注之情,尚有一些建安气魄。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3卷,已佚。今仅有少数篇章见存于《艺文类聚》及《三国志·魏书》本传。 ☚ 夏恭 夏侯淳 ☛ 夏侯玄209—254三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字太初。夏侯渊从孙,魏大将军曹爽姑子。正始(240—249)初,爽辅政,他官至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爽诛,不得志,嘉平六年(254年),与中书令李丰等谋诛司马师并夺取其在魏国的权力,事泄被杀。他是早期玄学领袖,著有《夏侯玄集》,今佚。 夏侯玄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沛国谯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卒于魏嘉平六年,年46岁。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曹爽辅政,因玄为爽姑子,累迁散骑侍中护军。旋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爽诛,征为大鸿胪。时司马懿权重,李丰、张辑共谋除懿,以玄辅政。事泄,夷三族。玄规格局度,负一时重望,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玄著有文集3卷,传于世。 ☚ 杜恕 阮籍 ☛ 夏侯玄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魏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夏侯尚子。父卒后承袭爵位。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迁羽林监。正始初(241),任散骑常侍、中护军。齐王时出任魏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正始十年(249)入朝任大鸿胪,后徙太常。因与中书令李丰等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精玄理,为早期玄学领袖。原有集3卷,多散佚。今存《答司马宣王书》、《时事议》、《乐毅论》、《皇胤赋》等。 ☚ 曹爽 曹髦 ☛ 夏侯玄209~254Xia Houxuanproser of Wei of Three Kingdoms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夏侯尚之子。初为散骑黄门侍郎,明帝因故恨之,降职为羽林监。齐王即位,曹爽辅政,玄既爽之姑子,因而升为散骑常侍、中护军。正始四年(244)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曹爽被诛,征之为大鸿胪,数年徙为太常。后拟谋杀司马师,从司马氏手中夺回魏的权力,事泄被杀。夷三族,时年46岁。 夏侯玄209—254三国时魏将领。字太初。谯(今安徽亳县)人。曾任魏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后谋杀司马师,事泄被杀。有《夏侯玄集》,今佚。 夏侯玄209—254字太初。三国谯(安徽毫县)人。早期玄学领袖。起家散骑黄门侍郎,官至太常。在九品中正制已经确立的时候,主张把用人权收归台阁;建议精简官吏,避免重复设官现象。嘉平六年(254)谋诛司马师,事泄被杀。 夏侯玄(三國魏·建安十四年——至元元年 209~254) 沛國譙 (今安徽亳縣) 人。字太初。尚子。少知名,官至太常。善臨池。南朝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曰: “夏侯太初,常依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神色無變,書亦如故。”而釋適之《金壺記》載三國魏諸葛誕時,有同樣語,難以判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