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
我国饮食业对八种珍贵的烹饪原料及其制成的食品的称谓。 历代有不同的内容。最早出现在周代。《周礼·天宫·膳夫》:“珍用八物。”郑玄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 、捣珍、渍、熬、肝 也。”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九:“所谓八珍,则醍醐、鏖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即马奶子)也。”此后,又有将龙肝、风髓、豹胎、鲤尾、鹗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列为八珍的。 明清以后,海味逐渐列入佳肴,出现了海八珍与山八珍。海八珍为:鱼翅、大乌参、网鲍、广肚、鱼唇、鳖裙、趸鱼皮、海龙肠;山八珍为:熊掌、鹿筋、猩唇、驼峰、豹胎、象鼻、金钱豹狸、燕窝。 现代,人们又将山珍海味的珍贵原料分为上、中、下八珍。 上八珍为:狸唇、燕窝、驼峰、熊掌、鹿筋、猴头、豹胎、哈士蟆;中八珍为:鱼翅、鲍鱼、果子狸、大乌参、广肚、鳖裙、鱼唇、鲥鱼;下八珍为:川竹荪、银耳、冬菇、猴头蘑、干贝、鱼骨、鱼肠、乌鱼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