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泽泻汤《金匮要略》方。茯苓半斤,泽泻(后入)、生姜各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水煎去滓,分三次服。功能健脾利湿,和胃止呕。治胃有停水而致的胃反,吐而渴,欲饮水,及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者。 茯苓泽泻汤 《金匮要略》卷中【组方药物】 茯苓25克 泽泻12克 桂枝6克 白术9克 生姜12克 甘草6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用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240毫升。每次温服80毫升,1日3次。 【主要功效】 化气利水,和胃止呕。 【适应病证】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方义分析】 仲景此方,专为水饮内停于胃,膀胱气化不利之证而设。方中重用茯苓利水化饮,健脾助运;合以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共助茯苓培土制水;桂枝化气行水,温阳蠲饮;生姜和胃止呕,祛寒散水;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众药配伍,共成温阳化气,利水蠲饮,健脾和胃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