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国工业革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18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60年代后期,在棉纺织业、纺织机器的发明及动力——蒸汽机的解决,推动了交通、运输、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革新及机器的采用。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基本完成。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生产技术出现了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场”。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Yingguogongyiegeming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从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阶段的飞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放了生产力。在资产阶级政权的推动下,圈地运动更加猛烈,对外掠夺和争夺市场、原料产地的活动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国债和税收急剧增加,在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原始资本积累方面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首先从社会需求量大、易于进行社会革新的轻工业棉纺部门开始。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织布工效提高两倍,棉纱供不应求。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创制的珍妮妨纱机是由手工工具变为机器的典型,经改良后,提高工效15倍以上。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德制成水力纺纱机。1779年,塞缪尔·克伦普顿综合上述两种纺纱机优点发明称为骡机的新型纺纱机,每架机器可同时纺三、四百个纱锭。纺纱的技术革新又反过来推动新型织布机的发明。1785年,埃德蒙德·卡特莱特制成水力织布机。纺织业工作机的发展需要一种比使用水力更能普遍适用的动力机。詹姆斯·瓦特经过多年努力,取得科学技术史划时代的变革,于1782年创制出复动式蒸汽机,可以作为广泛应用的动力机,大大促进机器的使用和工厂的建立。至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 000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机械化带动了冶铁、采煤、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1812年,英国仿制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成功。1814年,斯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随着新技术、新机器的出现,大批工厂建立,铁路交通逐渐发达。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生产部门诞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结束。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面貌,形成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工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英国获得“世界工场”的称号,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的实力,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两个基本阶级之间的对立斗争日益尖锐和公开化。 19世纪中叶,英国的蒸汽动力犁田机 ☚ 1688年政变 英帝国 ☛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变革过程。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中叶,前后经历了约80年。 ☚ 人道主义 美国独立战争 ☛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又名 “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大致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飞跃。这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新,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圈地运动和殖民政策的推行,海上霸权的确立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大批技师和熟练工人的涌现以及牛顿(1642—1727) 的机械学原理的创立,使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它从棉纺业到毛纺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大致经历了用机械提高手工劳动的效率、用水力代替人力、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用机器制造机器几个阶段。它促使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引起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加速了英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此,英国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议会改革 ☛ 英国工业革命参见“英国产业革命”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