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英国工业革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18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60年代后期,在棉纺织业、纺织机器的发明及动力——蒸汽机的解决,推动了交通、运输、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革新及机器的采用。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基本完成。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生产技术出现了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场”。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Yingguogongyiegeming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从工场手工业生产阶段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阶段的飞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放了生产力。在资产阶级政权的推动下,圈地运动更加猛烈,对外掠夺和争夺市场、原料产地的活动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国债和税收急剧增加,在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原始资本积累方面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首先从社会需求量大、易于进行社会革新的轻工业棉纺部门开始。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织布工效提高两倍,棉纱供不应求。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创制的珍妮妨纱机是由手工工具变为机器的典型,经改良后,提高工效15倍以上。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德制成水力纺纱机。1779年,塞缪尔·克伦普顿综合上述两种纺纱机优点发明称为骡机的新型纺纱机,每架机器可同时纺三、四百个纱锭。纺纱的技术革新又反过来推动新型织布机的发明。1785年,埃德蒙德·卡特莱特制成水力织布机。纺织业工作机的发展需要一种比使用水力更能普遍适用的动力机。詹姆斯·瓦特经过多年努力,取得科学技术史划时代的变革,于1782年创制出复动式蒸汽机,可以作为广泛应用的动力机,大大促进机器的使用和工厂的建立。至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 000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机械化带动了冶铁、采煤、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部门的发展。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发明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1812年,英国仿制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成功。1814年,斯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随着新技术、新机器的出现,大批工厂建立,铁路交通逐渐发达。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生产部门诞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结束。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面貌,形成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工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英国获得“世界工场”的称号,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的实力,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两个基本阶级之间的对立斗争日益尖锐和公开化。

19世纪中叶,英国的蒸汽动力犁田机

☚ 1688年政变   英帝国 ☛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也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变革过程。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中叶,前后经历了约80年。
英国资产阶级在17世纪通过革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它已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经济前提和物质技术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以这个政权为后盾,英国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和殖民政策,去极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成为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圈地运动、掠夺殖民地、奴隶贸易等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是工业革命的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原始积累获得的。18世纪,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了2500多个圈地法令,共圈占了500多万英亩土地。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成为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大批廉价劳动力。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殖民帝国。亚洲是其海外掠夺的地方之一,仅1757—1815年,英国就从印度疯狂地掠夺了10亿英镑的财富。英国是18世纪最为猖狂的奴隶贸易者。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的人口几乎达一亿,而奴隶贩子们却获得了高得惊人的利润。英国在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聚敛了巨额资金。
手工工场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物质技术前提。17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手工工场内部分工很细,使工人长期从事一种工序的操作,成为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技术力量。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为机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前提。这一时期,自然科学也有很大的发展,成就突出的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 ,提出的力学理论对机器的发明有重大的意义。至此,工业革命的物质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从投资少、获利多、资金周转快的棉纺织业开始的。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能力提高了2倍。1765年,织工哈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又称 “珍妮机”,可同时纺16到18个纱锭。1769年,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体积庞大,必须有专门的厂房和集中较多的工人进行生产,于是在1771年,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纺纱厂问世。1779年,青年织工克伦普顿综合“珍妮机” 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 可同时转动三四百个纱锭。纺纱技术的提高又推动了织布机的革新。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于是,大规模的织布厂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动力成了急需解决的关键。因为以水为动力就必须把工厂建在河边,太受限制。1782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教学仪器修理工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样,从工作机到动力机,在主要方面都完成了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纺织部门的技术革命也有力地推动了采煤、冶铁、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1年英国仿制成功,使海上运输进入以蒸汽推进的轮船时代。1814年英国人司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在工业革命初期,机器主要是手工制造的。由于各工业部门机器需要量的不断扩大和机器结构的不断复杂化,手工制造机器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19世纪初,各种锻压设备和金属加工车床的不断问世和改进,逐渐过渡到机器制造机器。到19世纪30—40年代,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此时,英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一半,在世界上处于垄断地位,成为各国商品的供应者,即成为 “世界工厂”。随后,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等国也于19世纪内,先后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
通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生产力迅速提高。1764年,英国加工棉花380万磅,1789年增加到3240万磅。棉织布产量1785年为4000万码,1850年增至20亿码。煤的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50年增至4900万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为了工业国。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而且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也为大英殖民帝国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 人道主义   美国独立战争 ☛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又名 “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大致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飞跃。这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新,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圈地运动和殖民政策的推行,海上霸权的确立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大批技师和熟练工人的涌现以及牛顿(1642—1727) 的机械学原理的创立,使英国首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它从棉纺业到毛纺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大致经历了用机械提高手工劳动的效率、用水力代替人力、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用机器制造机器几个阶段。它促使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引起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加速了英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此,英国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议会改革 ☛

英国工业革命

参见“英国产业革命”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