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制的 一种类型。基本原则与人民代表制同。主要特点是联盟中央人民代表机关由两院组成。一是联盟院,一是民族院。两院代表名额相等。前者在全苏联按人口相等的选区选举代表组成,后者由各加盟共和国等选举相同名额的代表组成。两院享有平等权利。制定法律或决定其他问题由两院分别通过方生效。
苏维埃制
前苏联的政权机关名称。俄文音译,意为会议或代表会议,是在俄国工人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基础上创建的政权组织形式。早在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工人代表苏维埃就作为领导罢工斗争的工人群众性政治组织出现,后发展成为准备和领导起义的权力机关,并成为革命政权的雏型。1917年二月革命时期,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领导下,全国各地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并成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十月革命中,苏维埃充当了起义的领导机关和政权机关。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1936年的苏联宪法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改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1977年宪法又改称人民代表苏维埃。前苏联最高苏维埃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两院人数相等,权利平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是它的常设机构,并作为前苏联的集体国家元首,由最高苏维埃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苏联最高苏维埃是前苏联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惟一的立法机关,所有其他国家机关均由它产生和赋予权力,并受其监督。各加盟共和国、各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是各该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地方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是苏联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机关。各级苏维埃代表均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苏维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后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和发展,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在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地建立的革命政权机关也称苏维埃,各革命根据地则称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