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攽

刘攽1023—1089

字贡父,一作戆父、赣父,人称公非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神宗熙宁(1068—1077)初,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熙宁四年(1071),通判泰州。熙宁八年,知曹州。熙宁十年,为开封府推官。元丰元年(1078),为京东转运使。徙知兖、亳二州,黜监衡州盐仓。哲宗元祐元年(1086),知蔡州,入为中书舍人。元祐四年,卒。攽尝佐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史学称,诗名为其所掩。所撰《彭城集》,存诗一千二百多首。刘攽主张“诗以意为主”(《中山诗话》),不尚文词雕琢,他的许多诗以“平易”见长。七律如《杜介供奉园亭》、《观灌园偶书》、《早春郊外》,五绝如《东楼》、《长门曲》、《池上》,七绝如《种花》、《雨后池上》、《夜坐》,极少用典故,明白如话。苏轼赞扬他的七古《送王仲素寺丞归潜山》诗格“奇古”(《苏轼文集》卷五○《与刘贡父》第四简)。苏轼还赞扬他的一些“回文小阕,律度精致,不失雍容”(同上第三简),可惜此类作品,只有《雨后回文》、《旅舍不寐作回文四句》传下来(词未传)。《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 杨傑   范纯仁 ☛

刘攽1022—1088

字贡父,号公非、叔赣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北宋史学家,诗人。与兄刘敞并称“北宋二刘”。庆历六年进士,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上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被贬黜。哲宗初入为秘书少监,官至中书舍人。著有《彭城集》六十卷,今存四十卷,及《中山诗话》等。
索引:刘攽,贡父,公非,公非先生、叔赣父。

刘攽

 北宋大臣。字贡父,号公非,宋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庆历六年(1046年),与其兄刘敞同时考中进士,先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州县地方官,后升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熙宁初因反对新法出为地方官。坐任京东转运使时职事废弛,贬监衡州盐仓。元祐时起为中书舍人。刘攽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负责该书的汉代部分。他独立完成的《东汉刊误》一书,尤为时人所称道。另有《彭城集》、《中山诗话》传世。为人不修边幅,喜欢开玩笑,并因此得罪了一些人,终不能改。
刘攽

刘攽1023-1089

北宋史学家、辞赋家。《宋史》有传。字贡父,或作戆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与其兄刘敞同登庆历六年(1046)进士,仁宗、英宗两朝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熙宁中因反对新法出为地方官,治尚宽平;元祐时起为中书舍人。自幼博览群书,尤精于史学,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刘攽分担汉代部分。亦善作文。今传赋作15篇,其中骚体、古赋10篇、律赋5篇。前二者篇幅多短小,抒情色彩亦较浓;后者多为言理之作,语言典雅古奥。著有《彭城集》等。

☚ 刘过   刘弇 ☛

刘攽【同义】总目录


刘攽公非先生

刘攽1023~1089Liu Ban

historian an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Works: Just Clearing Up,Walking to the South of the City,On the Pool after the Rain,etc.

刘攽1023—1089

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临江新喻 (今江西新余) 人。庆历时,与兄刘敞同登进士。为州县官二十年, 迁国子监直讲。元祐中,官至中书舍人。他精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任汉代部分。还著有 《东汉刊误》、《彭城集》、《公非先生集》、《文选类林》、《中山诗话》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