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敏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

(词)元·刘敏中

吾庐恰近江鸥住。

更几个、好事农父。

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

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

尽疏狂、不怕人嫌,是我生平喜处。

(词)元·刘敏中

高巾阔领深村住。

不识我、唤作伧父。

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

便直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3

(词)元·刘敏中

有道实关消长,无心不异行藏。

问公独乐醉经堂。

何似凌烟阁上。

画戟清香宴寝,春风玉树诸郎。

台星明动紫霞觞。

正与寿星相望。

(词)元·刘敏中

阶下窦郎丹桂,眼中陶令新诗。

浑教不是宁馨儿。

且得平生慰意。

晓露兰芽香彻,春风杏蕾红肥。

最堪怜处雁行齐。

宜个同声小字。

(词)元·刘敏中

戏呈仲敬,并其母兄

掌上鹓雏玉嫩,眼中麝锦香庖。

铁郎痴小阿琼娇。

十岁婆儿最巧。

已许卯君书癖,更看坡老诗豪。

画堂仙媪醉春醪。

五福天教占了。


4

(词)元·刘敏中

叶间谁缀金丸。

一攒攒。

只为高枝临水,摘来难。

风雨过。

还自堕。

试拈看。

怕似江南梅子,一般酸。

(词)元·刘敏中

日长谁伴中庵。

太初岩。

静扫闲庭,独自看晴岚。

岚翠滴。

云影湿。

雨声酣。

欲借昌黎老笔,赋终南。

(词)元·刘敏中

含晖亭下春风。

锦云丛。

临到开时别去,苦匆匆。

人乍到。

花已老。

酒瓶空。

惟有一溪流水,照诗翁。

(词)元·刘敏中

夜深谁伴中庵。

太初岩。

满酌一杯,和月吸浓岚。

琼露滴。

霜鬓湿。

兴方酣。

不觉河倾东北,月西南。


4

(词)元·刘敏中

元夕前一日,大雪始霁,子京敬甫两张君过余绣江别墅。既坐,皆醉酒,索茶,遂开玉川月团,取太初岩顶雪,和以山西羊酥,以石灶活火烹之。而瓶中蜡梅方烂漫,于是相与嗅梅啜茶,雅咏小酌而罢。作此词以志之

㶁㶁清流浅见沙。

沙边翠竹野人家。

野人延客不堪夸。

旋扫太初岩顶雪,细烹阳羡贡余茶。

古铜瓶子蜡梅花。

(词)元·刘敏中

世事恒河水内沙。

乾忙谁遣强离家。

如今老也不矜夸。

检得闲书能引睡,暖来薄酒胜煎茶。

一江风月四时花。

(词)元·刘敏中

贺石仲璋侍御父年八十五,拜局徒,五子皆贵仕

拂旦恩麻下玉墀。

六朝元老万人知。

知公福庆世间稀。

年过太公渔渭日,官如郑武相周时。

一行金带五男儿。

(词)元·刘敏中

贺赵文卿新娶,文卿昆仲第六,所娶魏氏

共说莲花似六郎。

从来魏紫冠群芳。

多情恨不一时香。

也甚春风闲着意,许教国色嫁横塘。

海枯石烂两鸳鸯。


5

(词)元·刘敏中

鹏举兄致仕,寓家松江。今年秋,独舟至历下,顾予绣江野亭。忆兄往年由南中赴调北上,过绣江,宿女郎山下,予会焉。时有诗云,南北分飞十五年。归来相见各华颠。只应又作明朝别,酒醉更阑不肯眠。诘旦,兄别去,距今又二十寒暑,悲喜恍惚,乃情何如。酒中兄喟日,吾数日常又南矣,因成小词,举觞为寿,以发一笑

忆昔叹华颠。

一别曾惊十五年。

醉里知君明便去,留连。

酒尽更阑不肯眠。

今更老于前。

二十年间又别筵。

安得柳丝千百丈,缠联。

不放东吴万里船。

(词)元·刘敏中

英誉蔼西秦。

襟量温和别有春。

落笔妙词新可喜,精神。

玉叶琼葩不染尘。

俊逸鲍参军。

谁道儒冠误却身。

相见莫谈尘世事,销魂。

趁取追欢语笑频。

(词)元·刘敏中

老境日蹉跎。

无计逃他百病魔。

强打支撑相伴住,难呵。

也是先生没奈何。

耳重眼花多。

行则欹危语则讹。

暗地自怜还自笑,休么。

智者能调五脏和。

按: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词)元·刘敏中

千古一高门。

不断轩车驷马尘。

五色凤毛新照眼,惊人。

气压喧啾百鸟群。

语笑满堂春。

耸壑昂霄看已真。

玉唾成时十六七,知君。

膝上摩挲不肯嗔。

(词)元·刘敏中

瑞雪夜来晴。

和气欢声满凤城。

雪里梅花开更好,分明。

要见和羹事业成。

东阁此时晴。

庆在春风潋滟觥。

阴德自应长富贵,康宁。

便拟台星是寿星。


6

(词)元·刘敏中

既作此词,有怀张秀实公子幽居,复用前韵

幽居好,烟霭翠生漪。

水绕更山围。

锦帏四面花藏屋,绿云一望稻盈畦。

问谁欤,君子者,美人兮。

也不看李家堂里月。

也不踏班生关外雪。

寻寂寞,觅希夷。

醉眠长被莺呼起,相看时有燕飞归。

我怜君,君似我,本无机。

(词)元·刘敏中

高高屋,罗幕卷轻漪。

阿渚一周围。

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

是贤乎,既富矣,又时兮。

我喜踏探梅溪畔月。

君爱扫、煮茶枝上雪。

君遣兴,我心夷。

东家画鼓更深舞,西家红烛醉时归。

莫教他,知我辈,不投机。

(词)元·刘敏中

文章好,自得似风漪。

不定似棋围。

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子能之,吾耄矣,奈何兮。

都占断野芳花与月。

更带却野亭风与雪。

情放旷,境清夷。

木瓜暂比空函往,琼瑶已报满车归。

怪天孙,浑不藉,锦云机。

(词)元·刘敏中

江风远,吹皱翠罗漪。

山绕似重围。

连延花枝香成阵,坡陀垄亩绿如畦。

个中间,吾受者,一尘兮。

君不见花间偏爱月。

又不见山阴偏喜雪。

搴杜若,载辛夷。

东篱日落悠然坐,舞雩春暖咏而歌。

此何人,千万古,一天机。

(词)元·刘敏中

古斋受益所居,当绣江之源,江北流二十里,其东壖有曰野亭者,则余之别墅也。顷岁,余与古斋同在京师,而同有归欤之思,逮兹而同如其志同乐也,作词以道之,同一笑云

山家好,河水净涟漪。

茅舍绿荫围。

儿童不解针垂钓,老翁只会瓮浇畦。

我思之,君倦矣,去来兮。

也问甚野芳亭上月。

也问甚太初岩下雪。

乘款段,载鸱夷。

兴来便作寻花去,醉时不记插花归。

问沙鸥,从此后,可忘机。

(词)元·刘敏中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漫劳机。


6

(词)元·刘敏中

二毫侍侧何知,举头一幕青天大。

归盘乐矣,丁宁更说,闲居粉黛。

我见沙鸥,盖尝有问,无言意对。

道试看自古,忘机未了,空无益、又遗害。

万事宜须自得,笑衰翁、几时方会。

今朝重九,西风杖屦,一番轻快。

满地黄花,清泉酌醴,新诗嚼脍。

若东篱老子,能来共此乐,吾当拜。

(词)元·刘敏中

阳丘南逾五里,余别墅在焉。地方仅二亩,南西北皆巨沟,崖壁崭绝。下为通达人由其中,东垂蔽古藤,晦密尤峻。绣江远来触巽隅刮足而北,余流复西,渐达于坤维,周览上下,岿台宛然,因取渊明语,命之曰赋诗之台。南偏少东尤高敞,东向为小亭,轩户始开,而长白湖山诸峰林壑,奔跃来见,明姿晦态,与绣江相表里。复取谢灵运语,命之曰含晖之亭。亭之筑,实至元辛卯前重阳一日也。戏作乐府水龙吟一首,书于壁,以识其始,且以为老子醉后浩歌之资云

乾坤遗此方台,赋诗名字从吾起。

十分高处,更宜着个,含晖亭子。

无数青山,一时为我,飞来窗里。

渺浮天玉雪,江流忽转,风雨在、寒藤底。

尝试登临其上,把闲愁、古今都洗。

长空淡淡,无言目送,飞鸿千里。

看取明年,四围松菊,一番桃李。

放篮舆杖屦,醒来醉往,自今朝始。

(词)元·刘敏中

春风一尺红云,粉蕤金粟重重起。

天香国色,宜教占断,人间富贵。

最喜风流,妆台卯酒,欲醒还醉。

算年年岁岁,花开依旧,问当日、人何似。

休说花开花谢,怕伤他、老来情味。

依稀病眼,故应犹识,旧家姚魏。

无语相看,一杯独酌,幽怀如水。

料多情、笑我苍颜白发,向风尘底。

(词)元·刘敏中

晓来露湿仙衣,盛开更比初开重。

春风也惜,頩然薄怒,不堪摇动。

天上人间,我许惟有,司花会种。

想年年京洛,红尘紫陌,都占断、繁华梦。

醉里依稀有语,只清诗、可为光宠。

有香万斛,从今准备,公来迎送。

风雨难凭,綵云回首,总成无用。

唤玉壶、留取一枝春在,作中庵供。

(词)元·刘敏中

马观复左司以九日水龙吟赋神麇峰邀和,复和之,神麇峰渠家几砚间小石也。观复家广平地有神麇山,因以命石

物齐各自逍遥,何知鴳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麇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

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词)元·刘敏中

王瓠山承旨以赏牡丹水龙吟见寄,且云,三花脉脉,似怨中庵无一语者。则知瓠山所居,乃余向者所寓李氏居也。次韵答之

牡丹何可无言,广平曾有梅花赋。

蹉跎老矣,愁多欢少,花开人去。

黄绢飞来,分明却见,旧家风度。

是东皇,唤取玉堂仙伯,要长在、花间住。

惭愧相思千里,也看同去年崔护。

诗盟酒伴,吟看醉绕,应无重数。

寂寞江亭,青山不断,碧云将暮。

对夕阳老树,悠然北望,诵天香句。


8

(词)元·刘敏中

栽时白露,开时谷雨。

培养工夫良苦。

闲园消息阿谁传,算只是、司花说与。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

点破凡根宿土。

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春风看取。

按: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词)元·刘敏中

飞云半卷,乌纱一幅。

扇影寒生湘竹。

雪髯丹颊羽衣裳,真个是、神仙人物。

浊醪醉倒,清风睡足。

不识黄金满屋。

野夫倦眼少曾开,为吾子、狂歌一曲。

(词)元·刘敏中

孤根如寄,高标自整。

坐上西湖风景。

几回误作杏花看,被梦里、香魂唤省。

薰炉茶灶,春闲昼永。

不似霜清月冷。

从今更爱短檠灯,夜夜看、江边瘦影。

(词)元·刘敏中

江村岁晚,山寒雪落。

一树梅花寂寞。

门前剥啄问谁来,惊不起、檐间噪鹊。

白衣锦字,清尊玉络。

尽把离愁忘却。

历城春色故人心,放老子、梅边细酌。

(词)元·刘敏中

张古斋送古铜研滴,书此为谢

乌瞻三足,蟾看膰腹。

矫首惊虬突兀。

走来便吸绣江波,却只是、陶泓旧物。

玄卿如故,毛生未秃。

老楮犹堪一拂。

此时才气斗谁先,看个个、骊珠吐出。

(词)元·刘敏中

至元甲申三月,余以宰相命市帛东路,将至献州亭上,折梨花一枝,戏作长短句,书于驿壁

黄尘古驿,荒园小树。

几朵晴云自舞。

殷勤马上折来看,问过却、行人几许。

琼苞半拆,檀心乍吐。

笑向春风不语。

多情莫怪洗妆迟,我也是、天涯逆旅。

(词)元·刘敏中

重房自拆,娇黄谁注。

烂熳风前无数。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

川平野阔,山遮水护。

不似溪塘迟暮。

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恩光满路。

(词)元·刘敏中

无情枯竹,多情软语。

谁按梨园新谱。

邻舟余韵遏云声,只认作、珠绳一缕。

秦台风物,当时几许。

扇影春风解舞。

客愁都向坐间空,问谁管、西窗夜雨。


11

(词)元·刘敏中

送亲卫刘副使迁成都统军,公号舜田

灿星缠宝校,跨天驷、日华边。

看岭表孤松,峰尖秋隼,谁与争先。

君王识公英武,便除书、飞下九重天。

内府彤弓弦矢,元戎虎旆龙旃。

阴风惨淡拂春烟。

万里入秦川。

想诸将欢迎,三军贾勇,威震江壖。

何如渭城客舍,对青青柳色惜离筵。

回首平吴事了,兜鍪更换貂蝉。

(词)元·刘敏中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

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

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词)元·刘敏中

对南山秋色,湖海气、郁峥嵘。

更落叶疏风,黄花细雨,何限诗清。

良辰醉中高兴,料殷勤、喜见故人情。

玉斝云腴仙酿,木兰花慢新声。

归鸿远目入青冥。

相与慰飘零。

尽起舞狂歌,新愁旧恨,一笑都平。

平生事,天已许,道青霄有路上蓬瀛。

随分人间富贵,不妨游戏千龄。

(词)元·刘敏中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

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

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

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

寒窗萤雪一生酸。

富贵几曾看。

问今日谁教,黄尘匹马,更上长安。

空无语,还自笑。

恐当年、贡禹错弹冠。

拟把繁华风景,和诗满载归鞍。

(词)元·刘敏中

会有诏止征南之行,复以木兰花慢送还阙

妙年勋业在,正千载、会风云。

有横槊新诗,投壶雅唱,将武儒文。

风流圣朝人物,算锦衣、难避软红尘。

琼岛羽林清晓,紫垣星月黄昏。

悠悠轩旆下东秦。

宾客满于门。

看戏彩萱堂,挥金置酒,和气回春。

平生事,忠与孝,但图忠、云路莫因循。

此去秋光正好,龙墀再荷新恩。

(词)元·刘敏中

甚无情枯竹,使人喜、使人悲。

爱太古遗音,承平旧曲,吹尽参差。

千秋凤台人去,算风流、只有赵郎知。

秋晚楼空月夜,日长人静花时。

酒阑更与尽情吹。

欲起不能归。

怕幽壑潜蛟,孤舟嫠妇,掩泣惊飞。

伤心少年行乐,奈春风、不染鬓边丝。

静倚阑干十二,醉魂飞上瑶池。

(词)元·刘敏中

淡春阴如雾,酿春雨、洒春城。

便罗绮风柔,园林气暖,巷陌尘轻。

鳌山顿成潇洒,恰上元过也罢烧灯。

到处柳金梅雪,一时水绿山青。

午窗梦断破微晴。

蓦听卖花声。

忆北苑寻芳,南园载酒,节近清明。

韶华向人如旧,莫青春行乐负平生。

说与东君知道,先迎舞燕歌莺。

(词)元·刘敏中

赠贵游摘阮,时得名妾,故戏及之

此声何所似,似琴语、更琅然。

问太古遗音,承平旧曲,谁为君传。

知音素娥好在,只向人怀抱照人圆。

一笑青云公子,不应犹有尘缘。

松间玄鹤舞翩翩。

山鬼下苍烟。

正闭户焚香,流商泛角,非指非弦。

华堂静无俗客,算风流、未减竹林贤。

何日西窗酒醒,听君细泻幽泉。

(词)元·刘敏中

适得醉经乐章,读未竟而彦博尚书有兵厨之饷,因用其韵书二本,一呈醉经,一谢彦博

待支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

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处,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

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

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蹉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

(词)元·刘敏中

忆长庚初梦,是谁遣下蓬壶。

到今日相看,仙风道骨,依旧清癯。

胸中浩然何物,管三冬、读尽邺侯书。

笔落千山风雨,气吞万里江湖。

豪门落落曳长裾。

醉倒倩人扶。

刚只要疏闲,争教富贵,不肯饶渠。

蟾宫桂春榜字,看明年、光耀满门闾。

应笑青灯黄卷,却成玉带金鱼。

(词)元·刘敏中

渺云间天淡,离别意、一销魂。

忆金缕珠喉,冰弦玉笋,明月幽人。

风流旧家心事,指南山、松柏托慇勤。

烟草夕阳别浦,梨花暮雨重门。

浪凭归梦觅行云。

肠断几黄昏。

甚百种凄凉,一般寂寞,两地平分。

多情料应有语,道卿卿、不惜锁窗春。

为谢倩桃风柳,不禁鞍马红尘。


11

(词)元·刘敏中

众山围绕横塘路。中庵正向中间住。

花木四时开。沙鸥日日来。

门前车马驻。不得中庵趣。

下马问中庵。庵中睡正酣。

(词)元·刘敏中

眼中有此妖娆色。花中无此风流格。

一月一番新。一年都是春。

盈盈花上月。几度圆还缺。

不去卷金荷。奈渠花月何。

(词)元·刘敏中

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

风味此中论。可怜惟有君。

江头春正好。别去君何早。

折得一枝梅。送君三百杯。

(词)元·刘敏中

春雪后,访友东山

行行正向西山缺。遥遥望见东山雪。

风色夜来间。杏花寒不寒。

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

一径傍山开。鹊声迎我来。

(词)元·刘敏中

遥看疑是梅花雪。近前不似梨花月。

秋入一簪凉。满庭风露香。

举杯香露洗。月在杯心里。

醉眼月徘徊。玉鸾花上飞。

按: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词)元·刘敏中

贾君彦明为阳丘丞三年,职扬政举而廉苦遇甚。其归也,作长短句赠之

挈家来吃山城水。三年不剩公田米。

何物办归装。一车风满箱。

吾人垂泪叹。过客回头看。

谁不爱清官。清官似子难。

(词)元·刘敏中

新枝旧孕娇无力。翠销香雾阑干湿。

秋月与春风。深红复浅红。

相思幽梦苦。夜夜西窗雨。

且莫怨芳菲。惜花人欲归。

(词)元·刘敏中

惜花不似东庵惜。近来恰得真消息。

玉雪两三枝。暗藏和靖诗。

看花谁可约。定与花斟酌。

后阁盛筵开。老夫来不来。

(词)元·刘敏中

纤条渐见稀稀蕾。孤根旋透温温水。

但得一枝春。谁嫌老瓦盆。

寒愁芳意懒。移近南窗暖。

却怕盛开时。香魂来索诗。

(词)元·刘敏中

看君自是丰年玉。赠行不用阳关曲。

但把此心论。几人能似君。

到官消息好。来岁春风早。

再折绣江梅。寄君挥一杯。

(词)元·刘敏中

行云恰过前山北。靠山村落移时黑。

脚底一声雷。北风截雨回。

出门南望立。过客衣裳湿。

问有雨如何。一倾三尺多。


17

(词)元·刘敏中

东皋晚望。

尽了溪山状。

一似龙湫浮雁荡。

人在营丘画上。

中间小小吾庵。

君来共此奇探。

啼鸟一声飞去,落花点破层岚。

(词)元·刘敏中

古斋约余游山,而因循不果,用韵戏作二首,一以促其期,一以道其山中之兴以动之

山灵久望。

要看游山状。

酒榼诗囊空放荡。

不肯凌风直上。

快教去结山庵。

安排暮历朝探。

整顷衰年杖屦,并君飞出危岚。

(词)元·刘敏中

西野内翰奉使寄示佳篇累幅,三韩山川风土之胜,了然目中。夫能以吟之乐,而忘其跋涉之劳,固君子之所尚也。披赏之余,辄敢用清平乐韵少答雅贶,且以奉旋旆一笑云

云窗月户。

水秀山奇处。

画里二三千里路。

一步哦诗一住。

诗中却也思家。

寄来满纸烟霞。

办了皇华事业,做成冷淡生涯。

(词)元·刘敏中

蜂房蚁户。

总是容身处。

脚底东西南北路。

万古人行人住。

出家何必离家。

求仙不用餐霞。

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

(词)元·刘敏中

繁华敢望。

自喜清贫状。

老屋三间空荡荡。

几册闲书架上。

客来或问中庵。

平生虎穴曾探。

隐几悠然不答,窗间笑指山岚。

(词)元·刘敏中

何年金屑。

飞上玲珑雪。

一树风情谁解说。

只有盈盈夜月。

牡丹红叶相夸。

铅华各自名家。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词)元·刘敏中

悠扬酒望。

点缀春情状。

云气欲酣花气荡。

语燕啼莺下上。

水边柳阁松庵。

遥遥眼力先探。

一阵山风雨过,马头日脚烘岚。

(词)元·刘敏中

经春闭户。

人不思量处。

蓦地花神通一路。

留得神仙肯住。

相欢忘却无家。

对花细引流霞。

此日诗来肠断,望君东海西涯。

按:西野郭安道所寄清平乐,专言予寓居赏牡丹之乐,故予答云然。
(词)元·刘敏中

千金不换。

壁上阿罗汉。

古怪清奇君细看。

画是如来变现。

天龙鬼物青红。

断崖流水孤松。

知在野芳亭上,恍然兜率天中。

(词)元·刘敏中

大德癸卯,奉使宣抚山北远东道,五月赴懿州道中二首

茸茸碧草。

点点金花小。

十里青山山下道。

地锦都教盖了。

天然草软平匀。

马蹄稳送行人。

路断不堪回首,南风依旧黄尘。

按:平川细草上有黄花可爱
(词)元·刘敏中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驲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

按:隆兴厅事壁间作六鹤图,颇奇,戏书及之。
(词)元·刘敏中

用前韵,答郭干卿二首

松窗竹户。

山气空蒙处。

烟柳迷人花满路。

此是中庵旧住。

沙鸥久望归家。

归心已接飞霞。

他日乘轩过我,待君绣水之涯。

(词)元·刘敏中

相亲相望。

两个哦诗状。

坐即堆豗行旷荡。

怎着麒麟阁上。

风岩水穴云庵。

非君与我谁探。

好兴最难忘处,半山斜日浓岚。

(词)元·刘敏中

功名休望。

且看龙钟状。

身是龙钟心坦荡。

大吉宜称上上。

如今已结幽庵。

溪山好处须探。

料得山风知我,隔林吹下飞岚。

(词)元·刘敏中

山寒开晚。

开也无人管。

风里欹红颜色浅。

恨与天涯共远。

多时立马彷徨。

一枝为挽馀香。

欲说扬州旧谱,怕渠分外凄凉。

按:山中芍药五月始开,有感而作
(词)元·刘敏中

今晨过望。

尽得山形状。

石险路危心欲荡。

手拨白云又上。

半空仰见仙庵。

山灵许我高探。

倦处旋倾春酒,不愁冒雨冲岚。

(词)元·刘敏中

牡丹花落。

梦里东风恶。

见说君家红芍药。

尽把春愁忘却。

隔墙百步香来。

数丛为我全开。

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


1

(词)元·刘敏中

见说瑶池池上路,雪香花气葱茏。

一双依约玉芙蓉。

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

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

不堪回首怨西风。

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1

(词)元·刘敏中

千古虞韶,凤凰飞去,太平雅曲谁传。

有碧琼霜管,犹似当年。

妙处风流几许,待试问、天外飞仙。

西州客,心边赚得,一味春偏。

清秋画栏高倚,屏金缕红牙,羯鼓湘弦。

倩玉觞唤起,悲壮清圆。

袅袅余音未了,正夜静、月上寒天。

青灯外,有人无语凄然。


1

(词)元·刘敏中

无穷尘土与风涛。

名利两徒劳。

解印便逍遥。

算只有、渊明最高。

小窗幽圃,种兰栽菊,心远气应豪。

海上摘蟠桃。

不许见、秋霜鬓毛。


1

(词)元·刘敏中

行乐酒尊前,全减向来时节。

今日玉箫声里,卷露荷金叶。

醉中如在凤凰台,风境更清绝。

扶起满身花影,步溪桥明月。


1

(词)元·刘敏中

率意讴吟信手书。

山间行坐水边居。

不是幽闲偏自好。

知道。

济时才具本来无。

植柳移花兼种竹。

多故。

此心更看几时除。

说着庙堂谁办得。

曾忆。

只宜公等不宜予。


1

(词)元·刘敏中

秋萧索。

秋来不奈情怀恶。

情怀恶。

西风一曲,醉乡寥廓。

宫声自与商声约。

珠喉玉管都忘却。

都忘却。

行云不散,月高山阁。


1

(词)元·刘敏中

矍铄诗翁人共许。

远游不怕别离苦。

梦里华亭亭下路。

来又去。

扁舟一叶轻如舞。

二陆人材今似古。

五湖风景饶烟雨。

倦处一杯君自举。

还有路。

江山信美非君土。

按:以上元刻本中庵集二十五

1

(词)元·刘敏中

赋秋日海棠,分韵得阑字

春来应怪洗妆悭。

故作两回看。

风流依旧,檀心晕紫,翠袖凝丹。

玉容寂寞阑干泪,细雨豆花寒。

多情谁管,今宵冷落,淡月东栏。


2

(词)元·刘敏中

王彦博尚书,由刑部迁礼部之明日,乃其寿旦,戏以小词为贺

年时寿酒。共喜秋卿新拜后。

寿酒今朝。道改春闱是昨宵。

官随福转。一到生辰须一换。

看取明年。凤诏迎年醉寿筵。

(词)元·刘敏中

江山胜概。天与飞楼供眼界。

上得楼头。销尽人间万古愁。

十年京国。两鬓黄尘归未得。

卷地泉声。辜负凭阑带月听。


2

(词)元·刘敏中

云月淡幽窗,黄昏微雨。

窗外梧桐共人语。

秋来情味,便觉今宵如许。

断肠杨柳苑,芙蓉浦。

青鬓易消,失颜难驻。

行乐光阴水东注。

山林朝市,两地笑人返袂。

伤心都付与,潘郎句。

(词)元·刘敏中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2

(词)元·刘敏中

观复以摸鱼子赋神麇见示,次韵答之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

神麇更有神麇在,照影几烦清滏。

山下路。

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

如今文府。

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

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

依稀老眼如雾。

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

如砥柱。

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

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词)元·刘敏中

叹萍蓬、此生无定,年年客里重九。

南来北去风沙梦,弹指已成白首。

谁有酒。

都唤起、一天秋色开林薮。

还开笑口。

对满意青山,多情黄菊,莫唱渭城柳。

龙钟态,也向人前叉手。

思量难以持久。

东涂西抹皆倾国,只有效颦人丑。

嗟汝叟。

今误矣,江亭好去藏衰朽。

鸣鸡吠狗。

尽里社追随,何须更说,鼻醋吸三斗。


2

(词)元·刘敏中

戊辰年,寿乌总管

朱门蔼麟凤,画戟映貂蝉。

重侯累将家世,更觉使君贤。

皎皎秋霜怀抱,隐隐春风眉宇,形出性中天。

袖手吏民喜,曾未试薄鞭。

沸鸣弦,歌五裤,已三年。

年来历城城郭,天也怪春偏。

会见九重丹诏,收取一方霖雨,勋业迫凌烟。

富贵与难老,真作地行仙。

(词)元·刘敏中

长芦商子文伯父元鼐国宝,年九十三,父元□国用,年八十五,叔父元鼎国器,年八十二,扁其堂曰三椿,以兄弟三人皆寿而言也。阎承旨序之甚详,子文为般阳路知事来徵言,书此词以遗之

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

鲸川兄弟何事,接武上期颐。

添是商颜四皓,减即西周二老,白鹤一行飞。

紾臂阋墙者,何地望余辉。

世皆云,家积善,庆相随。

三椿堂上,阴德几许只天知。

子弟联芳并秀,戏彩称觞先后,和气蔼春熙。

本大枝叶茂,门户看巍巍。


2

(词)元·刘敏中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

(词)元·刘敏中

二舅魏知房戍沂州,见示此词,因次韵

鞍马雄豪,搢绅驰骤,几年都付寻常。

边城岁晚,莲幕锦生光。

得意尊前一笑,遐冲具威凛秋霜。

人谁似,胸怀豁落,温雅更文章。

从军真乐事,功名那问,故国他乡。

笑熊非渭水,龙卧南阳。

从此鹏程高举,快天风万里无妨。

回首怅,穷途狂客,摇荡叹行藏。


2

(词)元·刘敏中

梓庆斋戒入山林,见成鐻乃加削焉,而鐻成若神。庄周谓为以天合天,盖材之生蟠错曲直,莫不有自然之质。制器者因其质之自然,用其巧而不以巧自私,则巧存而器全,是之谓以天合天者欤。今之杖有韵书所谓老人杖者,著横握焉,枘凿而胶之至密也。然未几何,以杌□而弃者恒十七八。佥卫友竹刘君独能得成杖,时削而出之,人直以为枘凿之妙,而莫知得梓庆之道也。吁,世之言工拙何如哉。解秘书安卿得是杖,因古斋乃辍以见寄,把玩扶携,深惬病躯,作乐府破阵子谢之

画道十分意巧,不知一段天成。

捉得山中独脚鬼,变作人间有尾丁。

奇哉见未曾。

说破何愁脱牡,把来真是持平。

得力最宜高处柱,行倦还堪立地凭。

衰年吾友生。

(词)元·刘敏中

老眼偏宜大字,白头好映乌纱。

诗不求奇聊遣兴,酒但成醺也胜茶。

出家元在家。

野水傍边种竹,草亭直下栽花。

拙妇善供无米粥,稚子能描枯树槎。

无涯还有涯。


2

(词)元·刘敏中

八千岁月作春秋。

神仙第一流。

笑看尘世等浮沤。

家居麟凤洲。

才八十,尽优游。

细斟双玉瓯。

醉邀明月与同游。

西风莲叶舟。

(词)元·刘敏中

青山不尽一重重。

重重如画中。

石根流水玉玲珑。

高低处处通。

山向北,路回东。

马前三两峰。

峰头更觉翠烟浓。

烟中无数松。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字端甫,号中庵。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其祖先仕金,后归蒙古。刘敏中幼即卓异不凡。元世祖至元中以中书省掾步入仕途,二十一年(1284)任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因劾权贵桑哥未果,辞归。后复起为御史台都事,仍多次直言桑哥之罪。桑哥被免后,刘任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成宗大德七年(1301)为宣抚使,巡行辽东、山东,对当地权贵绳之以法。大德九年回京任集贤学士,武宗时任太子赞善,出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淮西廉访使等,终官翰林承旨。晚年因疾辞归乡里。延祐五年卒,赠光禄大夫柱国,追封齐国公,谥文简。《元史》有传。刘在文学上有造诣,诗、词、曲多传世之作,有《中庵集》二十五卷。《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首,以典雅清丽之词表现恬淡闲适的情怀。

☚ 张时起   陈草庵 ☛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字端甫,号中庵,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人。至元十一年(1274)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复起为御史台都事,历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国子司业,翰林直学士。大德七年(1303)宣抚辽东、山北,九年召为集贤学士,上疏陈“整朝纲,省庶政”等十事。武宗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以疾乞辞。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六,谥文简。《元史》卷一七八有传。著有《平宋录》三卷,《中庵集》二十五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本《中庵乐府》二卷。多应酬、适性之作,“出家何必离家,求仙不用餐霞。但得花开酒美,老夫欢喜逾涯”(《清平乐》)是其真情表白。然其“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每以时事为忧,或郁而弗伸,则戚形于色,中夜叹息,至泪湿枕席”(《元史》本传)之怀,亦时见陶写。

☚ 张之翰   鲜于枢 ☛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辞赋家。《元史》有传。字端甫。济南章丘人。幼时卓异不凡,志向高远。至元(1264—1293)中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权臣桑哥秉政,敏中劾其奸邪,无效归乡。既而复起,为御史台都事。同官王约以言去,敏中杜门称疾。后出为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武宗即位,召至上京,庶政多听其更定。累迁至翰林学士承旨,因疾归还乡里。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每以时事为忧。延祐五年(1318)卒。追封齐国公,谥文简。为文理备辞明。今有《腊粥赋》、《励志赋》等4赋及《思兰辞》2首见存。著有《平宋录》、《中庵集》25卷。

☚ 刘将孙   刘熙载 ☛

刘敏中1243—1318

字端甫,济南章丘人。幼卓异好学。至元十一年(1274),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因弹劾权臣不报,辞职归乡。后出为御史台都事,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迁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大德七年(1303),出使辽东、山北诸郡,惩治恃贵倖暴横者、又赈恤锦州灾民。九年 (1305),召为集贤学士。武宗继位,召其至上京 (今黑龙江阿城),“庶政多所更定”。授集贤学士,历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后因疾还乡。其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援古据今,雍容不迫。善属文,词理明晰,著《中庵集》 二十五卷。延祐五年(1318) 卒,年76岁。参见 《中庵集》条。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字端甫,章邱(今属山东)人。至元十一年(1274)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因劾楞臣僧格,不报,辞职归。复起,历任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以疾还,卒谥文简,追封齐国公。著有《平宋录》、《中庵集》等。刘敏中的诗文平正通达,无钩章棘句之习。其文理明辞备,所谓“不藻缋而华,不琢镂而工”,其金石之文,不独以文章传世,亦可备史传之订正。

☚ 卢挚   戴表元 ☛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词人。字端甫。章邱人。幼时,卓异不凡。至元十一年,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劾权臣桑哥,不报,辞职归。复起历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上书陈10事。武宗即位,召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因疾还乡里。卒,追封齐国公。著有《中庵集》25卷,与《平宋录》并行于世。

☚ 刘效祖   刘渊甫 ☛

刘敏中1243~1318Liu Minzhong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named Zhong’an.Works: A Collection of Zhong’an,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