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敦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敦桢1897—1968湖南新宁人 刘敦桢刘敦桢同志追悼仪式在宁举行 新华日报1979年2月8日 刘敦桢刘敦桢(1897—1968)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204页 刘敦桢中国建筑学家。生于1897年9月19日,卒于1968年4月30日,湖南省新宁县人。早年就读长沙楚怡工业学校,1913年取得了官费留学的资格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1922年回国从事建筑设计,1925年起,先后任湖南大学土木系教授、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等。一生从事建筑教育与古代建筑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奠定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基础。先后亲自考察了上海、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北京等地的许多古建筑、古园林及遗产。著作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十年》及《刘敦桢文集》等。 刘敦桢 124 刘敦桢1897—1968字士能。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湖南新宁人。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与柳士英创立了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建筑事务所——上海“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5年到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任教。1928年在该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的基础上,与其他人一道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建筑系——中央大学建筑系。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任文献主任。1943年重回中央大学任教授,兼重庆大学教授。后又任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工学院院长。解放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工学院教授及建筑系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刘敦桢长期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各地的古建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测绘和研究工作,写出了许多具有开拓性且价值甚高的论文和著作,是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长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博学广识,治学有方,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在发掘和继承中国古代建筑遗产、发展中国的建筑与教育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 吕彦直 梁思成 ☛ 刘敦桢1897—1968建筑历史学家。字士能,湖南新宁人。历任南京工学院教授及建筑系主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南京分室主任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努力从事教育事业和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稿)、古建筑调查报告及论文数十篇,主编了《中国建筑史纲》(稿)和反映中国解放后建筑成就的图册《建筑十年》。 刘敦桢 刘敦桢1897~1968字士能。新宁人。1921年日本东京高工学校毕业。回国后,供职上海织丝纺织公司及华海建筑师事务所、苏州工专学校。不久参与创设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1931年夏赴北平,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及文献主任。1943年重返中大,任建筑系主任。旋兼任工学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当选南京市、江苏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加入共产党。著述有《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住宅概论》等。 ☚ 刘畴西 刘善福 ☛ 刘敦桢 刘敦桢1897—1968建筑史专家。字士能。新宁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1922年后任职上海绢丝纺织公司及华海建筑师事务所,执教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及文献主任。在黄河南北及滇、黔、川等地收集大量古建筑资料。40年代,主持中央大学建筑系,兼任工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一级教授。著有《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住宅概说》等。 ☚ 黄芝岗 郭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