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花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花桥

顾诒禄,字禄百,号花桥,又号瑗堂,清长洲人。贡生,以古文辞鸣于时。为沈德潜高弟,德潜乞休后,诒禄权记室,应酬之作,多出其手。著有《虎丘山志》、《寒读偶编》、《次万阁集》、《瑗堂文述》、《瑗堂诗话》。

花桥huā qiáo

(号)见禄百。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拱橋 > 花橋
花橋  huāqiáo

原名“嘉熙橋”。位於廣西桂林水東門外,跨灕江支流小東江。初建於宋代。元代毁於洪水。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重建。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改建爲石拱橋,始更今名。橋由四孔水石拱橋與六孔旱石拱橋相結合,總長四十丈四尺。旱橋襯托水橋,起引橋作用,減少橋梁之縱向坡度。春夏洪水季節,水旱橋共同排洪。全橋孔跨、孔高、拱厚及橋廊、欄杆,比例匀稱,相互協調,形態優美,加之周圍環境秀麗、幽雅,故有“花橋煙雨”之稱。

桂林花橋

花桥

中国古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岩旁。始建于南宋,为四孔石桥,后被水冲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重建,增建旱桥7孔,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增建长廊;后于1965年按原样再次重建,将木结构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廊顶铺绿色琉璃瓦。花桥全长125.20 m,宽6.3m,桥拱高7.2 m。每当春夏花桥附近百花盛开,争妍斗艳,花桥也因此景而得名。

花桥

花桥

位于七星公园正门入口前10米处,全长126.5米,宽6米,东西横跨于小东江与灵剑溪南口合流处。始建于宋代,名嘉熙桥;明景泰年间重建,为木桥;嘉靖十九年(1540)改石桥,分水、旱桥两部分。水桥长60米,宽6.3米,旱桥长65.2米。清时在桥上盖大屋顶式蓝琉璃长亭,具现时规模。两岸修竹繁花,桥名也改称花桥。“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宋方信孺诗)。水桥四孔,倒影如四轮满月;旱桥原六孔,1965年整修时增为七孔。因桥东有芙蓉天柱石,亦称“天柱桥”。

☚ 靖江王陵   七星山 ☛
花桥

花桥

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小东江和灵剑江汇流处,原名嘉熙桥。初建于宋代,元代被洪水冲毁,明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木桥。至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木桥改建为四孔石桥,并在西端增建为旱桥七孔,改称今名。1965年又整饰一新。桥长125.2米,高7.2米,宽6米。桥东侧有一高耸巨石,名芙蓉石,又因其矗立如柱而称天柱石。石北腰刻有水文资料,对研究桂林的水文有参考价值。花桥用青石砌成,置汉白玉栏杆,桥顶盖泛青的琉璃瓦。桥就像一长亭,可避风雨。

☚ 舍利塔   南山寺 ☛
花桥

花桥

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花桥村西。石墩木廊风雨桥。始建于宋代,原居虎溪河上。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迁建现址。清嘉庆八年 (1803)、1985年维修。桥长10米,面宽3.4米。桥廊小青瓦单檐悬山顶。南端亭内存修桥碑记,碑文记载建桥缘由和捐资人姓名。

☚ 杨再兴墓   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 ☛

花桥

Flower Bridg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