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名锁jì míng suǒ将小孩寄名绘佛寺道观,寄名行礼时以锁样的金银饰物挂在项上,表示锁住,认为可保命长生。也叫“长命锁”:(宝玉)仍旧戴着项圈、宝玉、~、护身符等物。(三·67)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婚育部 > 生育 > 寄名鎖 寄名鎖 jìmíngsuǒ 舊時迷信,生兒後供寺觀一些錢財,於僧道前寄名爲弟子,將刻有寄名的鎖形飾物掛在項間,以乞神靈保護,消災長壽。《紅樓夢》第三回:“[寳玉]身上穿着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着項圈寳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 寄名锁jìmíngsuǒ省称“锁”。也称“长命锁”。儿童颈饰。生孩子后,怕其夭亡,特选择子女众多之人作孩子寄父、寄母,亦有寄名于诸神及僧尼者。再用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表示借神的命令锁住,称为“寄名锁”。成年后方释去。多以金、银或玉为之,锁上錾“长命富贵”“福寿万年”等吉祥文字;或刻以寿桃、蝙蝠、金鱼及莲花等吉祥图案。使用时附属于项圈之下,或以链条、丝带相系,悬挂于项间。男女均可佩之,多见于明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九回:“这个是他师父与他娘娘寄名的紫线锁。又是这个银项符牌儿,上面打的八个字,带着且是好看,背面坠着他的名字。”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祭之第三日,换锁。换锁者,换童男女脖上所带之旧锁也。”《红楼梦》第三回:“(宝玉)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又第八回:“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
.jpg)
寄名锁(清代传世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