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甘蕉根 > 芭蕉根 芭蕉根 bājiāogēn 芭蕉根药名。出 《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芭蕉头。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 的根茎。甘,寒。入胃、肝、脾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❶治热病头痛狂躁,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尿,血崩,白带,高血压病。内服: 煎汤,15~30g(鲜品加倍); 或捣汁饮。 ❷捣敷治痈肿,发背,疗疮,丹毒。 芭蕉根bājiāoɡēn中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Sieb. et Zucc. 的根茎。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甘, 寒。入肝、脾经。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治热病头痛狂躁、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尿、血崩、白带、高血压, 煎服: 15 ~30 克; 鲜品加倍, 或取汁饮。捣敷治痈肿、发背、疔疮、丹毒。 芭蕉根 芭蕉根芭蕉根,又名芭蕉头、甘蕉根。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的根茎。原植物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常有栽培。 本品味甘,性寒。归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治温热病烦热、消渴、喉痹、湿热黄疸、血淋、血崩、白带,并治肿毒发背、疔疮、丹毒等证。临床配伍,如与旱莲草同用,可治湿热下注的血淋涩痛;配椿根白皮、鸡冠花,可治白带、白浊。煎服,15~30g; 鲜品30~60g。脾胃虚弱者慎服。 芭蕉油,又称芭蕉汁,为芭蕉茎中的液汁,亦供药用。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止渴。临床应用与根基本相同。《本草图经》并治风痫、晕闷欲倒。民间用之滴耳治中耳炎。 ☚ 石上柏 灯台树 ☛ 0000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