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入口弹头进入人体时,在接触皮肤的部位,因旋转穿透作用而形成的损伤。弹头穿过皮肤后,牵张的皮肤又回缩,故射入口的直径常小于致伤弹头的直径,但如果射入口处皮下为骨组织,皮肤的牵张作用较小,射入口直径几乎和弹头直径相等。垂直射击的射入口呈类圆形,其皮肤呈漏斗状缺损;弹头斜行进入人体,则射入口为卵圆形,一侧边缘呈斜坡状;接触射击或极近距离射击时,由于爆炸气浪在高压下进入创口,使射入口中心组织缺损较大,边缘呈星芒状撕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因碳氧血红蛋白形成而呈樱红色。射入口区别于射出口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挫伤轮、污垢轮、烟晕及火药颗粒。挫伤轮是弹头顶压皮肤并旋转前进时在射入口周围形成的环状表皮剥脱区。污垢轮也称擦拭区,指射入口边缘因油污、铁锈、弹头的金属碎屑或金属尘埃沉着而形成的金属化环。在射击附加成分作用范围内常可见到烟晕和火药颗粒,同时还可能存在火焰或灼热气体的烧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