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射像止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射像止啼原指汉代匈奴射击所设偶像因惧而不中之事,后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汉书·酷吏·郅都传》:“匈奴至为偶人象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 道其名, 以怖啼儿。”此为止啼事。后合用典实。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二位将军有射象止啼之勇,有薄糜餐草之忠。” 射像止啼shè xiànɡ zhǐ tí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射像: 汉代的郅(zhì)都勇武强悍,匈奴将士由于害怕,以至用他人像做成的靶子都射不中。见《汉书·酷吏传·郅都》。止啼: 唐代名将郝玼(cǐ)有威名,以至敌人常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使小孩停止啼哭。见《新唐书·郝玼传》。 射像止啼shèxiàng-zhǐtí〔并列〕 射像,语本《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止啼,语本《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儿。”后合二事以为典实,比喻威名远震,使人慑服。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二位将军有~之勇,有薄糜餐革之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