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芭苴 芭苴 bājū 亦作“巴苴”,亦稱“扇子仙”、“芭蕉”、“天苴”。芭蕉科。多年生草本。匍匐莖,緑或黄緑,略被白粉。葉片長圓,中脈粗大,葉翼開張。花穗狀排列,下垂,苞片紫或紅褐。果肉質,熟時色黄,彎條形果攢集。供觀賞,入藥,果可食。生長於秦嶺及淮河以南、臺灣島。據其狀貌尚有牙蕉、牛乳蕉、佛手蕉等諸名。《漢書·司馬相如傳上》:“諸拓芭苴。”晉·嵇含《南方草木狀·草類》:“甘蕉望之如樹……一名芭蕉,或日巴苴。”宋·陶穀《清異録·草》:“南海城中蘇氏園,幽勝第一,廣主嘗與幸姬李幨妃微行至此,憩酌緑蕉林,廣主命筆大書蕉葉曰扇子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釋名〕芭蕉、天苴、芭苴。”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其他 > 芭蕉 > 芭苴 芭苴 bājū 芭苴bā jū《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甘蕉(2)。药名。甘蕉的别名,参见“甘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