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sè jiè佛教三界(欲、色、无色)之一。此界诸天但有色相,无男女诸欲,故名。刘禹锡《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顾况《鄱阳大云寺一公房》: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色界sè jiè佛教三界之一。顾况《鄱阳大云寺一公房》:“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神佛諸界部 > 天界冥界 > 三界 > 色界 色界 sèjiè 佛教三界中之第二界。在慾界之上,無色界之下。其諸天但有色相,而無男女諸慾,故稱。其諸天統稱四禪天,有分爲十六天、十七天、十八天諸說。分作四禪十七天者,指爲初禪三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八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唐·王縉《東京大敬寺大證禪師碑》:“開心地如毛頭,掃意塵於色界。”唐·李師政《法門名義集·世界品·三界》:“色界總有四禪,合十八天,初禪梵天已上,無有女形,色身清静,故曰色界,非是散善所能惑也,要修禪定,得生其中。”參閱《俱舍論》卷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