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舞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舞象 舞象唐代的一种驯象舞蹈表演游戏。舞象之戏,汉代已有,汉代张衡《西京赋》所记载的“百戏”之中就有“白象行孕”的游戏。不过,那都是人扮演的,而不是真象自舞。三国魏明帝时,一巧匠马钧作“木人百戏”,内中“设为歌乐舞象”,但那也是“以大木雕构,使其形如轮”,能自动转动的一种游戏。至唐代,开始见有真象自舞的记载。唐代刘珣《岭表异录》载:“蛮王宴汉使于百花楼前,设舞象曲,乐动,倡优引入一象,以金羁络首,锦襜垂身,随膝腾踏,动头摇尾,皆合节奏。”唐吕谓《忆长安·八月》词云:“犀象对舞墀。” ☚ 舞马 舞剑 ☛ 舞象代称成童。明张煌言《<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象科 > 舞象 舞象 wǔxiàng 謂可舞蹈之大象。其稱始見于唐代典籍。唐·劉恂《嶺表録異》卷一:“蠻王宴漢使于百花樓前,設舞象曲,樂動,倡優引入一象,以金羈絡首,錦䄡垂身,隨膝騰踏,動頭摇尾,皆合節奏。”明·張岱《夜航船·走獸》:“唐明皇有舞象數十。禄山亂,據咸陽,出舞象,令左右教之拜。舞象皆弩目不動,禄山怒,盡殺之。”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制度、活動(附) > 舞象 舞象 wǔxiàng 古代成童學習的一種武舞。《禮記·内則》:“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鄭玄注:“先學勺,後學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穎達疏:“舞象,謂武舞也。熊氏云:謂用干戈之小舞也。”後也以“舞象”作成童的代稱。唐·邢璹《周易例略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 舞象 舞象广西德保县等地民间春节游艺活动。壮族民间视大象为吉祥之物。当地艺人用铁线和竹片编扎装裱制大象模型,背上安放一朵纸扎大莲花,脚下安装带轮子的底坐。春节期间,将一对模拟大象披红挂彩,让化妆的童男童女分别坐在象背的莲花上,并由四人打扮成小象跟随,在管弦乐吹奏的“八音”乐曲声中沿街游行,欢庆春节,祷祝丰年。此俗缘于古时岭南多象,秦朝特在左江流域设置象郡。至明代广西还设有驯象卫,用象作为生产及运输工具,有象耕象舞之习尚。象在广西早已绝迹,象舞则成为壮族的传统游艺形式犹存。 ☚ 舞春牛 火龙 ☛ 舞象 舞象汉代杂技。即以人饰象而舞。张衡《西京赋》称:“白象行孕,垂鼻辚囷”。与驯象表演不同,而与后代的狮子舞相仿。 ☚ 转石 舞大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