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舞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舞台 舞台重庆《民主报》副刊。周刊。1946年8月10日创刊。现代戏剧学会研究部编辑。主要撰稿人有刘念渠、刘沧浪、辛慕等。由于抗战胜利后,现代戏剧运动步入低潮,所以剧运前途的讨论占有较多篇幅,刘念渠《论戏剧工作者的再教育》、《填平新演剧与人民之间的鸿沟》,以及辛慕《撤去假面一窥究竟》等文章从多方面讨论了剧运低落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变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滨、沈灵合撰的《作者与作品》、《中国新演剧剧团简史》等,回顾了“五四”以来的话剧运动发展的历程,特别着重于抗战开始以后的活动,对各进步戏剧团体的组织,剧作家的主要创作作了介绍。1947年2月15日“第三届戏剧节特刊”,发表了署名“候鸟”的《扩大领域,吹响号角》,呼吁“戏剧界的朋友应该联合起来,在这黎明之前,吹响再进军的号角!”理论研究论文有沈起予译,罗曼罗兰原著的《民众戏剧论》,刘沧浪撰写的《当你要跨进戏剧的门槛之前》等,还刊载了刘宝比《苏联戏剧点滴》等多篇苏联剧坛现状的介绍文章。 ☚ 戏剧与电影 戏剧与电影 ☛ 《舞台》《舞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现实主义作家普列姆昌德(1880—1936)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19世纪20年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描写了盲乞丐苏尔达斯为保护土地同殖民者和资本家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资本家约翰要建烟厂,相中了苏尔达斯祖上留下的几十亩荒地,他千方百计要把地搞到手,但遭到苏尔达斯的断然拒绝。约翰的女儿苏菲娅在一场火灾中救了青年维奈,二人相爱。维奈的亲戚、市政委员会主席莫罕特拉·古玛尔帮助约翰强征苏尔达斯的土地。苏尔达斯不畏强权,赢得了苏菲娅、维奈及公众舆论的同情。约翰还是把地搞到了手,古玛尔却因此声名狼藉,他寻机报复,通过法院判了苏尔达斯的刑。在苏菲娅和维奈等人帮助下,苏尔达斯获释。但在烟厂动工时, 由于苏尔达斯拒绝搬迁被开枪击中,苏菲娅前去抢救。维奈因误会和受讥讽而自杀,苏尔达斯也因抢救无效而死。苏菲娅募捐为苏尔达斯立了塑像后,因维奈的死而痛不欲生, 自尽身亡。 《舞台》在近现代印度文学中第一次揭示了印度传统的农村经济和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势力之间的激烈冲突,展现了一幅印度人民不畏强暴与统治者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画卷,揭露了殖民主义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暴露了社会上种种不平等现象,唤起人民为正义而斗争。 盲丐苏尔达斯是作者怀着深切同情塑造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淳朴善良,爽直刚强。他有田地,却免费让村民放牧,自己过着乞讨生活;他一贫如洗,却乐于助人;他对富人的“嗟来之食”不屑一顾,对权贵们的打击迫害顽强斗争。此外,《舞台》中的其他人物也都写得有声有色,个性鲜明。如愤世嫉俗、热情真诚的苏菲娅,貌似厚道而心怀奸诈的约翰,装愚守拙而圆滑阴险的古玛尔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有致,起伏跌宕,纵横交错,读来引人入胜。 舞台wǔtái❶供文艺演出用的台子。 各种用途的台 各种用途的台车站内供人上下或装御货物的平台:站台月台 ☚ 台子 祭台 ☛ 舞台stage;aren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