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饲虎图
佛本生故事画。描写古代一名叫大车的国王,偕三位王子去山中游玩,在竹林附近山下发现一母虎生了七只小虎,都已饿得奄奄一息。大王子、二王子都可怜这七只虎,但不知如何救护,三王子萨埵那决心舍身饲虎成大善业。于是,支开两位哥哥,脱去衣服,走到虎群中委身而卧,虎未忍噬。于是他又登上山顶,跳崖摔在虎群中,虎因饿得无力行走,亦不能噬。他又拿干竹枝刺破自己的喉咙,流血于地,虎舐血后稍复原气,然后尽啖其肉得活。大王子、二王子回宫将小弟舍身饲虎事报告父母。国王、王后悲痛欲绝,共同来到出事现场,收其遗骨,造塔安葬。
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此类以忍辱牺牲为内容的题材甚为流行。舍身饲虎图最早见于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为东汉末年所作。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画中描写舍身饲虎的作品也有数件,其中254窟的作于北魏,301窟和428窟的作于北周,302窟、419窟的作于隋代。此外,新疆克孜尔17窟、69窟、麦积山127窟也有舍身饲虎图。故事依据《贤愚经》或《金光明经》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