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诗歌座谈会1936年6月6日,由天津草原诗歌会、诗讯社联合发起,召开了天津诗歌座谈会。白莹、邵冠祥、艾壤、刚宓、周行、徐寿云、邱野、赵一莹、曹镇华、王新吾、孔昭深、刘钟祥、余秋阳、张鸿基等14人参加,主席周行主持座谈会。与会者围绕着“诗歌大众化”和“新诗的内客与形式”展开热烈的讨论。认为诗歌大众化是现实的要求,是“更为有力的宣传与组织大众的而完成新诗歌的时代任务”,是诗歌辩证发展的必然。大众化诗歌的内容“只须取材于大众的实际生活情形,尤其以劳工者最容易接受,因为在目前的社会中劳工占着大多数”。坚持化诗歌的道路,“作者须有积极的大众世界观,深入民众”,“必须基于现实去想象,再加上实际的观察和体验上的修养,那么这才是成功的”。“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座谈会呼吁新诗歌作者努力创作出使大众有善理的和接受的作品来。天津诗歌座谈会推动和繁荣了天津新诗歌创作,指出一条进步正确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