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由教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Ziyou jiaoyu以培养人一般文化修养为目的的教育。倡始人为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教育功能有文雅和实用两个方面,在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中,有的是高尚文雅的,专供闲暇和享受之用;有的是低贱的,为实际所需,服务于实利。自由教育又译文雅教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如工匠和奴隶的学艺,他主张对于具有高尚灵魂的人和自由民,只寻求效用和功利是不相宜的,而学习高尚文雅的学科则能形成高尚的心灵,使人的灵魂得到自由发展。自由教育在中世纪发生了变化,当时基督教会提倡七艺(即七种自由艺术)的教育。中世纪的七艺渗透着神学的内容,其“自由”已不是指充分发展人的理性,而是指摆脱尘世的欲望,皈依基督教的神性。待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冲破教会束缚,提倡尊重解放人性,把谋求个人的自由视为教育的要务。提倡尊重儿童,促进儿童天性自由发展,使其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把儿童理想化,主张要爱护和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认为儿童生来是自由的,人最高权利也是自由,适应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必定是自由教育,也只有自由教育,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自由发展。他反对用封建的、宗教的、经院主义的教育向儿童灌输传统偏见和宗教信条,束缚儿童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儿童自由,促进个性解放,把儿童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由人。他反对成人按自己的意志强迫儿童被动接受教育,主张发挥儿童的主动精神。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韦杰里乌斯认为,“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德性与智慧的教育,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最高的才能的教育。18、19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兴起,自由教育又有所发展。 ☚ 泛爱主义教育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主张 ☛ 自由教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最早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探索高深的纯理论,是“自由人”的教育,应适应“自由人的价值”,有利于他们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P.P.韦查里乌斯提出,自由教育是一种有利于个人身心、才能发展的教育,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18—19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自由教育开始被理解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中国通常把这一时期的“自由教育”意译为“通才教育”或“文雅教育”。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