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箍yāo gū旧时衣折业谓扣带。《切口·衣折业》:“腰箍: 扣带也。” 腰箍德昂族妇女腰间的佩饰。多用藤篾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其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是德昂族成年妇女必戴的腰饰。关于其来历,民间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栓住女人,就用藤篾编成圈套住她们,女人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家人生活在一起。现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时的篾圈发展而来的,成了一种装饰品,一种美的标志。德昂人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不仅人人佩戴,而且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篾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于是它又成了他们爱情的信物。景颇、佤、珞巴族等也有类似的饰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