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腐化;腐朽fǔbài fǔhuà fǔxiǔ【同】 都可以用作形容词;都可以形容东西或人的思想、生活等堕落。 【异】 “腐败”着重指陈腐、无能、堕落、败坏;可用于人,也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例如:思想、行为、政治、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除作形容词外,还可用作动词,表示腐烂,常用于具体的东西,例如:食物、动植物等有机体,例如:“鱼肉已经腐败,只好扔掉”;“腐朽”没有动词用法。[例]反对~,加强廉政建设。“腐化”着重指人过分贪图享乐;可以指开始变坏,也可以指彻底变坏,程度有较大的伸缩性;少用于有机体等具体东西,多用于思想、政治、社会、行为等较抽象的事物。除作形容词外,还可以用作动词,有使动意义,表示使腐化堕落的意思,例如:“金钱、利欲腐化了一些人的心”;“腐败”和“腐朽”没有使动用法。[例]自由主义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起来。“腐朽”着重指腐败而又早已过时的,或没落的、危亡的、垂死的;语义最重;一般用来形容木材、制度、阶级、思想意识、生活作风等。只有形容词用法。[例]~的生活使他没了朝气,不思进取。 【反义】 腐败—新鲜 鲜美 廉洁 进步 向上/ 腐化—新鲜 进步 向上/ 腐朽—先进
腐败;黑暗fǔbài hēi'àn【同】 都可用作形容词;都可指陈旧、落后,统治混乱;贬义词。 【异】 “腐败”本是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变得腐烂,比喻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状况的混乱、黑暗、不可救药,侧重于其变质、败坏、无能;多用于政府、社会制度、政治、负责的官员等,也可用于社会某个活动领域,可用于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适用范围比“黑暗”小。引申义意思是思想陈旧、行为迂腐或堕落,可用于组织和个人,例如:“腐败现象”;“黑暗”没有这种意思和用法。除作形容词外,还可用作动词,表示腐烂,例如:“这些肉制品已经腐败了”;“黑暗”无此用法。[例]人们都痛恨~。“黑暗”本是缺乏光线,比喻落后、混乱、堕落,侧重于极不合理、没有正道;常指社会状况、统治势力、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管理状况等及与此相关的年代、命运、前途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高。只作形容词。[例]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旧社会的~和残酷了。 【反义】 腐败—新鲜 进步/ 黑暗—光亮 明亮 透亮 亮堂 光明 腐败fǔbài❶腐烂;变质 △ 防止食物~。 【反】新鲜 ❷(思想行为)堕落 △ ~分子|惩治~。 【同】腐化 ❸(社会制度、机构等)混乱、黑暗 △ 政治~。 【同】腐朽 【反】清明 【注意】参见本页“腐化”条提示。 腐败fǔbài❶ 〈动〉腐烂,变质:食物腐败了。 【同义】腐烂│腐朽。 ❷ 〈形〉行为堕落:腐败现象│官员腐败。 【同义】腐化。 ❸ 〈形〉混乱,黑暗:消除腐败│政治腐败。 【提示】指机构、组织、措施、制度等。 【反义】清廉│清明。 腐败fǔbài【释义】 ❶腐烂。 ❷(思想)陈旧;(行为)堕落。 ❸(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黑暗、混乱。
【色彩】 ❶中性。 ❷❸贬义。
【近义】 ❶腐烂︱腐朽︱霉烂︱溃烂。 ❷腐朽︱腐化︱堕落。 ❸腐朽︱黑暗︱混乱。
【扩词】 ❶开始腐败︱已经腐败︱腐败的木材。 ❷腐败的思想︱腐败的作风︱生活腐败。 ❸腐败的政府︱腐败的军队︱朝廷腐败。 ❷❸非常腐败。
【造句】 ❶日晒雨淋,这些木头已经~了。 ❍ 我不吃~的东西。 ❷那个走私犯的生活十分~。︱他看不惯官场中的~作风,毅然解甲归田,回到家乡隐居。 ❸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日益~无能。︱~的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 腐败fǔbài1.有机体由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而变坏。例如: ❶ 这个院子好像多年没有来过人了,到处是腐败的枯枝落叶。 ❷ 要讲究卫生,不吃腐败的食物。 ❸ 屋子里有一股腐败的气味。 ❹ 在桌面上涂一层漆,可以防止腐败。 2.比喻陈旧或堕落。形容思想、行为等,也可以直接形容人。例如: ❺ 那时候,他是本乡的劣绅,真是腐败得很。 ❻ 革命成功以后,一些革命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腐败下去。 ❼ 单是文学革新是不够的,因为腐败思想,能用古文做,也能用白话做。(鲁迅《无声的中国》) 3.比喻黑暗或混乱。形容制度、机构、政府、家庭、社会、势力和现象等。例如: ❽ 造成失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❾ 他的意思是把我送到那个腐败衙门里,他好从中扣我的钱。(老舍《老张的哲学》) ❿ 在国内,克服腐败现象,增加进步速度; …… (毛泽东《论持久战》) ⓫ 近百年来,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我们的国家一天天落后,学校很少,而且多数办得很腐败,…… (陶铸《要确立社会主义思想》) ⓬ 政治的腐败影响到教育,…… (叶圣陶《做好人与看书》) ⓭ 这一代青年的力量决不是那个腐败的、脆弱的、甚至包含着种种罪恶的旧家庭所能够抵抗的。(巴金《家》) ⓮ 我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冰心《祖国母亲的心》) 腐败fubai❶腐烂:这肉已经~变质了,不能吃|把鱼放进冰箱,不然很快就会~|这木头在露天放得太久了,都开始~了。 ❷(思想)陈旧,陈腐;(行为)堕落:他年纪不大,思想却很~,满脑袋封建意识|那人道德败坏,作风~。 ❸(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无能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我们要坚决清除~现象。 腐败fǔ bài❶形容词。腐烂,变坏,用于贬义。 【例】 (死水)纵不干涸,也必腐败的。(鲁迅《从“别字”说开去》) ❷ 形容词。指思想陈旧、行为堕落,用于贬义。 【例】腐败的国民党遭殃军一路溃逃,一路抢劫。(顾寄南《黄桥烧饼》) ❸ 形容词。指组织、机构和措施上的混乱、黑暗,用于贬义。 【例】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陶铸《崇高的理想》 ❹名词。指腐败的人或社会现象,用于贬义。 【例】党中央决心惩治腐败,大快人心。(《文摘周报》 1989年12月1日) 腐败(同)腐化 腐烂 腐朽 腐臭 (反)新鲜 腐败fǔ bài❶ (制度、组织、机构等)混乱、黑暗。1902年梁启超《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亚氏又论政体腐败之由及其革命循环之状。”1906年严复《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民于所议之端,其关心犹后。也知一法将立,有开必先使宰相倡其议,而和者寂然,则现行之政府必废,而明日新政府之组织,民生国计,咸从之以变迁也。且由是而英民进矣,亦由是而英之政府有常惺之风,难以腐败,此亦政界最微之消息也。” ❷ (思想)陈旧;(行为)堕落。1917年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新名词入诗》:“欧风兼美雨,过渡到东方。脑蒂渐开化,眼帘初改良。个人宁腐败,全体要横强。料理支那事,酣眠大剧场。”1919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只要把政界的腐败份子一层一层的肃清,就有办法。” 腐败;新鲜○腐败fǔ bài(形)变坏的;变质的:要防止食物~|死水多半要~|不要吃~的食物。 ●新鲜xīn xiān(形)(新的食物等)没有变质:~水果|~的鱼虾|~的蔬菜|~血液。 清明←→昏暗qīng míng ← → hūn'àn清明:清澈而明朗。 昏暗:暗;光线不足。 【例】 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 我推开屋门,家里人都睡了,母亲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陈腐←→清新 新奇 新鲜chén fǔ ← → qīng xīn xīn qí xīn xiān陈腐:陈旧腐朽。 清新:清爽新鲜。 新奇:新鲜奇特。 新鲜: (事物)刚出现,还不普遍,希罕。 【例】 不必对母亲说我去跳舞,省得明天听她发 一番陈腐议论。(巴金:《寒夜》) “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吴伯箫: 《菜园小记》) 但我也并非和它前生有仇,是因为我所看的只有《申报》和《大晚报》两种,而后者的文学往往颇觉新奇,值得引用,以消愁释闷。(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他把战争的消息报告给大家,还说了许多救国的大道理,什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啦,什么“全国人民总动员”啦,还说要“改善人民生活”……嘿! 一套一套的,都是没听过的新鲜话儿呀,人们听得怪起劲儿。(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
清廉←→腐败qīng lián ← → fǔ bài清廉:清白廉洁。 腐败:(制度、机构、组织等)黑暗、混乱。 【例】 从此衙门内外人人抱怨,不说老爷清廉,倒道老爷呆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国监狱全部腐败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县作调查时该县的一个小狱吏。(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
修明←→腐败xiū míng ← → fǔ bài修明:政治清明。 腐败:(措施、组织、制度等)混乱、黑暗。 【例】 礼义修明,则君子怀之。(《韩诗外传》) 我从前因为看透了捷克资产阶级的腐败政策对人民的危害而被监禁的时候,也许就是在这间同一牢房。([捷克]伏契克:《二六七牢房》) 事物的内容 事物的内容底蕴 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实质 事物的内容、实质:精神(会议~)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情由 长短 情旨 其他情由:别情(另有~) 事情的内容和结果:名堂 蕴含在里面的内容:内蕴 藏蓄 基本内容:要领 主要内容:要点 要领 未充分显露的内容:余旨 实际内容:实(名副其~) 大概的内容或情况:大概 大抵 大略 大体 大致 大率 事情从头至尾的详细内容:子丑寅卯 子午卯酉 子丑卯酉 峻厉严肃的内容:风霜 内容生动充实:有血有肉 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包罗万有 包罗万汇 包括万象 包含万象 苞笼万象 万象包罗 山包海汇 至大无外 森罗万象 包罗甚广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地负海涵 地负海含 涵海负山 海酿山负 海涵地负 海含地负 内容空洞:空乏 阔疏 内容陈腐:腐敝 腐败 内容不一致:出入 内容变化:移宫换羽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存在的情况:内容)
另见:内容2 包含 包括 情况 事物 ☚ 内容1 要点 ☛
腐烂 腐烂腐(腐败;溃腐;槁腐) 糜(糜烂;糜乱;糜化;糜溃) 朽(朽败;朽坏;朽弊;朽腐;败朽;腐朽;枯朽) 烂(烂败;烂坏;烂损;消烂;销烂;糜烂) 溃(溃烂;溃裂;决疣溃痈) 糟(糟朽) 鱼腐烂:馁(~鱼不食) 餧 鱼从腹内开始腐烂:河鱼腹疾 河鱼之呼 河鱼之患 河鱼之疾 木材被蛀腐烂:蠧朽 陈米色红腐烂:红腐 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腐烂:仓腐寄顿 因时间过久而腐烂:陈腐 陈秽 财物在露天堆积日久而朽烂:露朽 自内部糜烂腐败:鱼烂 因霉菌作用而变质:霉(霉变;霉烂;发霉) 馁败 受潮发霉:霉湿 潮湿霉烂:浥烂 浥变 败浥 腐烂发臭:馊(~饭) 腐臭 腐烂变质:馁(馁败) 腐 食物败坏变味:饐(餲饐) 污秽腐败:臭秽 衰弱腐朽:衰朽 朽落 枯槁腐朽:枯朽 败坏,腐败:窳 衰败,腐败:颓烂 腐朽残断:朽断 迅速腐朽:速朽 腐烂之极:糜烂 烂糜 灰斓 腐烂的样子:溃然 ☚ 残破 碎 ☛
腐败 腐败点污 颓败 政治腐败:黦黯 社会政治黑暗腐败:昏黑 昏敝 昏黯黪 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昏暗 昏暝 昏暗 社会政治状况腐败黑暗:晦暗 政治黑暗,社会腐败:黮暗 黮黯 黮暗 政治黑暗腐败:昏敝 黑沉沉 天昏地暗天昏地黑 天聋地哑 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政以贿成 政以贿易 (制度、组织等混乱、黑暗:腐败)
另见:贪污 贿赂 卖官 买通 嫖妓 ☚ 不好的社会 社会动荡 ☛ 腐败fǔ bài腐烂。《韩诗外传》卷八:“民无冻馁,食无~~。” 腐败死后机体组织蛋白质因细菌作用而分解的过程。人在生活中感染一定量的腐败菌(腐败杆菌等),存在于呼吸道及消化道中,尤以大肠内为多。人死后腐败菌大量繁殖,循血管、淋巴管至全身各部位。腐败后的尸体产生臭气,其中硫化氢与血中的血红蛋白或游离的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血红蛋白或硫化铁,透过皮肤呈现绿色,即所谓尸绿。尸绿首先出现于右下腹部。腐败气体的不断产生与扩散,使组织脏器呈气肿状,并压迫血管中血液,使之流向体表,致皮下静脉网扩张,充满腐败血液,称为腐败静脉网。腐败气体进入表皮与真皮间,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内含腐败气体和液体,即腐败水泡。擦去水泡表皮可暴露出污绿、污红色的湿润真皮面。腹腔内腐败气体的不断增多,压迫胃肠,使消化道内容物经口腔排出,称死后呕吐。腐败气体压迫直肠,可使直肠中粪便排出,有时可使直肠脱垂,或子宫阴道受压而脱垂。全身组织腐败,肌肉和皮下组织呈气肿状,全身膨胀形成所谓“巨人观”。腐败是早期尸体现象的继续,通常在死后第一昼夜末或第二至三昼夜才明显出现;充分发展则需数周、数月甚至1年。在湿度适宜,环境温度在25~35℃时,腐败发展最快。尚未吃奶的新生儿因体内细菌极少,故腐败较慢。 腐败人死后机体组织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腐败细菌有需氧菌 (如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等) 和厌氧菌(如腐败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它们与致病菌不同,致病菌在人体死后很快死亡,因此死后不久心血培养转阴性,而腐败菌却在机体死亡之后大量繁殖,通常在组织切片中很易找到。腐败细菌在机体生活时就存在于口腔、呼吸道及肠管中,死后即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并大量滋长繁殖。在尸体周围物体和空气中,也常有这些细菌存在,也参与腐败过程。腐败是早期尸体现象的继续,在死后24小时或第2—3昼夜才明显出现,充分发展需数周月,甚至一年。在死后第一天,腐败气体从口、鼻和肛门排出即发生尸臭。腐败征象在体表首先见于右下腹部、右季肋部和鼠蹊部,皮肤出现污绿色斑痕即尸绿,尸绿渐渐扩展到全腹壁,最后波及全身,通常于第一昼夜末开始出现。腐败气体继续产生与扩散,细菌侵于血管使血管扩张,并压迫血液向周围流动,使全身膨胀,形成所谓“巨人观”。由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压迫流向体表,皮下静脉扩张,形成腐败静脉网。腐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空气、年令、死因等。腐败的发展程度可用于推测死后时间及某些死因。 腐败putrefaction微生物在厌气条件下分解蛋白质,并产生恶臭气体和有毒物质的过程。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生物死亡后,尸体内所含蛋白质,经微生物氨化作用分解为氨基酸,再进一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氨、有机酸及其他产物。在好气条件下进行氨化作用,形成的产物可被彻底氧化,最后分解为CO2、水和其他简单化合物,没有臭味,又称为腐解。腐败是在厌气条件下进行的氨化作用,其中间产物不能完全氧化,结果形成很多有臭味和有毒产物,如含硫氨基酸可经脱硫作用产生硫化氢和硫醇;芳香族氨基酸可分解生成氨、吲哚乙酸、吲哚和粪臭素: 赖氨酸可经脱羧基作用产生尸胺。 能分泌胞外蛋白酶分解蛋白质进行氨化作用的微生物统称腐败菌,包括: 好气性的细菌,如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herium)、枯草杆菌(B.subtilis)、马铃薯杆菌 (B.mesentericus)和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等;兼好气性的细菌,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厌气性的细菌:如腐败梭菌(Clostridium putrificum)、生孢梭菌(Cl.sporogenes)等。此外,尚有很多放线菌和真菌也都有很强的蛋白分解能力。 自然界尸体和食品腐败和腐解均由多种微生物联合作用所致。腐败和腐解作用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但另一方面可引起食品的腐败,甚至引起中毒。因此,在食品生产中防止腐败是一项重要的卫生指标。 食品腐败过程中,氨基酸经脱氨基、脱羧基等作用所产生的氨和胺类等碱性物质,大多数具有挥发性。因此在鉴定富含蛋白质的肉、鱼等食品的鲜度时,通常将挥发性碱基氮总量(TVBN)作为食品卫生指标,TVBN超过一定限量时,该食品即被认为已腐败。 食品防腐,一般用干燥、冷藏、糖渍、盐腌、或做成罐头食品等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罐头食品采用加热或辐射的方法灭菌。 腐败对人的思想行为或某种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评价所使用的一种概念。指贪污受贿、贪图享乐、以权谋利、化公为私,抛弃道德准则和道德要求的严重不良行为和不良社会现象。腐败不仅导致个人而且有可能使社会机体发生变质。因而历来为人民群众所不满,引起公众舆论的共同谴责。腐败是阶级社会中常见的一种消极、恶劣的社会现象,是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意识的集中表现。它既是剥削阶级本性的暴露,又是剥削阶级灭亡的征兆。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为清除腐败现象创造了客观条件。但由于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残余影响,再加上从政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放松,会在某些地方和某些个人身上产生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为社会主义道德、法律所不能容忍。从本质上说,腐败现象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突出表现,腐败堕落的人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道德败坏者。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从政者中发扬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这是有效地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所以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腐败指人思想的陈腐或行为堕落。亦指制度、机构等混乱黑暗。 腐败putrefaction是晚期尸体现象的主要表现。由腐败细菌的作用,使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简单的无机质,同时产生腐败特有的恶臭气味和颜色(如尸绿)。随着腐败的进展,尸体表面出现腐败静脉网、液气泡,呈现高度膨胀的“巨人观”。继而软组织液化脱落,最后仅剩骨骼。 腐败 腐败细菌对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或蛋白质水解产物进行分解代谢的过程称为腐败作用。肠道内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可被细菌作用而腐败,细菌的种类多,代谢过程不完全相同,腐败产物也不一样。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最常见的;反应是脱羧与还原脱氨,分别生成CO2及胺类,或氨及各种有机酸,再进一步分解: 胺类如腐胺、尸胺、酪胺、苯乙胺、色胺、组胺等;有机酸种类也很多,还可进一步分解,芳香族氨基酸脱氨后分解时可产生酚、甲苯酚、吲哚、甲吲哚等,含硫氨基酸脱氨后分解时可产生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等。这些腐败产物(包括氨)在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可产生一定的毒性。进食腐败食物或肠道中腐败过强会导致中毒症状。 ☚ 生物转化 吸收与转运 ☛
腐败 腐败人死后组织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叫腐败。腐败是早期尸体现象的继续。在死后第一昼夜或第2~3昼夜才明显出现,充分发展则需时更长甚至一年。腐败能破坏生前形成的病变和损伤,腐败本身又易被误为损伤或病变。但根据腐败的发生、发展,可估计死亡时间。因此法医学上重视腐败的研究。 腐败细菌在活体就存在于口腔、呼吸道及肠管中。死后,腐败细菌即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并大量滋长繁殖。在尸体周围物体和空气中存在的需氧菌和厌氧菌也参与尸体腐败过程。需氧菌如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马铃薯杆菌、绿脓杆菌、黄色八叠菌、酿脓链球菌等;厌氧菌有腐败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它们与致病菌不同,如脑膜炎双球菌在宿主死后很快消失,因此死后不久心血培养就转阴性。而腐败菌却在机体死亡后大量繁殖,通常在组织切片中很易找到。 腐败产物是一些氨类、酸类物质(戊酸、草酸等)以及腐败气体如甲烷、氨、氢、氮、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尸碱也是一种腐败产物,其化学性质似生物碱,其中有些有毒,有些无毒,因此从腐败尸体鉴定生物碱比较困难。 死后不久,大肠中的多种细菌即产生腐败气体,使肠管高度胀气,肠壁变薄,腹部因而隆起。腐败气体从口、鼻和肛门排出,而使尸体在第一天即发生尸臭。 腐败征象在体表首先见到的是右下腹部、右季肋部和鼠蹊部皮肤出现绿色斑块,称为尸绿。是由肠管中的腐败气体硫化氢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或与从血红蛋白游离出来的铁结合成硫化铁,透过皮肤呈现绿色。回盲部粪便最易积滞,腐败分解较早,产生硫化氢较多,故尸绿首先出现于右下腹部。尸绿通常于第一昼夜末开始出现,渐渐扩展到全腹壁,最后波及全身。尸绿有可能被误认为伤痕。 肠腔内细菌侵入血管,产生腐败气体,使血管扩张,又受到腐败气体的压迫,血液向周围流动,细菌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各处,腐败也扩展到全身。最后形成所谓“巨人观”,尸体俨然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与生前面目全非。头部膨大,眼球外突,口唇肿胀外翻,舌尖突出口唇之外,胸腹部显著膨隆,阴囊亦高度膨大,肌肉和皮下组织呈气肿状。腐败气体窜入表皮与真皮间,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即腐败水泡,内含腐败气体和液体,用手指轻轻一捺,表皮即随手剥去,暴露污秽红色、绿色或红绿色湿润的真皮面。由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压迫流向体表,致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称腐败静脉网,应注意勿误认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时所形成的侧枝循环。常常因为周围血管中压力过高发生死后出血,以致口、鼻腔中有血液流出,这种“七窍流血”容易被误认为中毒。 腹腔脏器的腐败气体使横膈抬高到第三、四肋骨,迫使胃肠内容循食管、咽部而被排出,即所谓死后呕吐。压迫小骨盆底,可使直肠中粪便排出,有时肛门脱垂。若为妇女,可使子宫和阴道受压迫而脱垂;孕妇死亡后,胎儿被压出,称死后分娩。腹内气体压力增高,可使腹壁破裂,甚至发生爆裂的声音,墓穴地附近常可听到这种声音。腐败气体的压力甚大,甚至能把金属棺的接合处分离开来。 各个脏器的腐败 在腐败开始后不久,心包内即有浆液样渗出,量不多。心外膜被浸润呈红色。常有大量气体产生,能使心外膜及壁层心包被举起。心肌具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其他脏器已高度腐败时,心肌仍可被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处也能保存很长时间。脏层心外膜下可见腐败气泡,由于腐败气体,使心腔内血液排空,而呈高度扩张。心肌软化,呈浅或深红色,逐渐变暗,最后呈黑色。此时心脏变扁平,体积缩小。 肺因有大量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所以对于腐败具有相当大的抵抗力。某些病变如矽肺结节,虽然相当长期的腐败仍能辨认。肺泡内可以充满腐败液体,不可误认为肺水肿。在肺膜下见腐败气泡,不可误认为肺气肿。腐败发展,肺软化,呈瓶绿色或淡青色,体积缩小,呈扁平状贴在脊柱两旁,最后转为黑色,终于完全软化消失。 肝因腐败气体的存在而呈“泡沫肝”,切面呈大小不等的空泡,最后也逐渐软化消失。 脾因柔软多血,腐败快速,软化成黑色泥样物,有时象一团血块,无法辨认,只能根据其位置加以推测。 胰的腐败视胃内容而定。如死于空腹时,胰腐败较慢;如死时胃内充满食物,则腐败甚快。 肾脏呈淡红色或青红色,包膜自行分离。在组织内产生小气泡,肾渐软化呈黑色泥样物,最后消失。肾盂和肾盏较实质腐败为慢。膀胱粘膜呈红色,粘膜下气肿,最后软化消失。人死后一定时间,尿内可出现蛋白,这不能作为肾炎等疾病的诊断依据。腐败不致使尿内出现糖,如果尸体尿内有糖,则可推断与生前疾病有关。 肾上腺腐败早,髓质先腐败,整个肾上腺软化变成囊样物而终于消失。 男子前列腺、女子子宫腐败也慢。尸体高度腐败,外生殖器消失,阴毛脱落,根据体表不能辨别男女,可根据前列腺或子宫的存在而识别性别。 食管腐败较慢,食管腐败的最初征象是食管下段因受胃内容物倒流和消化液作用而发生上皮剥落。有时甚至可发生死后穿孔。 人死后不久,胃低下部分粘膜下静脉网因血液坠积而明显,并且可见多数小气泡。胃软化,可穿孔。这种穿孔位置多在大弯,不应与生前穿孔相混淆。 肠腐败之初,肠管胀气,粘膜下见气泡。腐败继续进行,肠壁软化,多发性穿孔,气体逸出,肠壁互相粘贴,体积缩小,紧贴腹后壁。 小儿和成年人脑腐败进展不同。初生儿的脑很快变成淡红色糊状物,随着锯开颅骨,脑髓即外流。成年人的脑如在颅骨内,一般能保存较久。脑出血在很长时间内仍能识别。 尸体软组织因腐败最后全部溶解消失,仅剩骨胳和毛发,称为白骨化。泥土中尸体约3~4年可白骨化。毛发和骨不易毁坏,埋葬数百年后,尸骨尚可保持完整。 影响腐败的因素 ❶温度。25℃~35℃最适宜于腐败菌滋长,腐败进行迅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腐败可停止或变慢。 ❷湿度。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腐败进行较快,过湿、过于干燥的环境均能使腐败延缓或停止。通常尸体中约含70%以上的水分,适于细菌的滋长,有利于腐败进行。 ❸空气。有人实验,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空气内腐败如需一周,则水中需二周,土内需八周。这个比例仅供参考,至少说明空气内腐败最快,水中其次,土内最慢。自水中捞起尸体,放在空气中,则腐败更速。 ❹年龄。尚未吃奶的新生儿尸体,因体内细菌很少,所以腐败较慢。但幼儿尸体因富含水分,较成年人腐败为快,老年人腐败最慢。 ❺死因。烧伤、机械性损伤死者,细菌得由皮肤创口进入体内,促进腐败;但烧伤致碳化处及近距离枪弹创口烧焦处均不易腐败。脓毒血症或患腹膜炎、产褥热而死者腐败较快。窒息或急死尸体,因血液呈流动性,便于细菌播散,腐败较快。水肿患者,体内水分较多,有利于腐败发展。大出血或脱水死者腐败较慢,防腐剂如升汞、石炭酸中毒死者腐败较慢。 ☚ 浸软 动物所致尸体破坏 ☛ 腐败❶corrupt;decadent;degenerate;musty ❷rotten;decayed ~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Corruption is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on./生活~lead a decadent life/食品~rotten food /~无能的政府corrupt and inept (or incompetent)government/~分子degenerate;corrupt(or decadent) el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