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叶以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叶以群1911—1966

安徽歙县人
中共党员。文艺理论家。曾任《青年文艺》主编,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部长。建国后,任上海中苏友协副总干事,上海文联、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等职。著有《创作漫话》、《鲁迅的文艺思想》、《今昔文谈》,译《英雄的故事》、《高尔基给文学青年的信》。
原名:叶元灿
笔名:以群、群、华蒂、华君、杨华、逸君、逸群
别名:叶志泰、叶明

叶以群1911—1966

文艺理论家。安徽歙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新文艺运动,曾任《青年文艺》杂志主编。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进步文化活动。1948年在香港主持“文通社”,开展对海外华侨文艺社团的文艺通讯和联络活动。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以及《上海文学》、《收获》副主编等职。著作有《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鲁迅的文艺思想》等。

叶以群

原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叶以群同志
骨灰安放仪式在沪举行
 解放日报 文汇报1979年1月15日
回忆以群
胜利的微笑——怀以群
冯亦代
周而复
读书1979年2期,龙套集第1页
人物1981年1期,以群文艺论文集第46
页,怀念集第240页
以群纪事
以群述略
忆风云 咀霜雪——怀以群,聊自遣
在雾重庆的永诀——怀念以群(1911-1966)
鲍义来
鲍义来
于伶
荒煤
安徽史志通讯1982年4期
艺谭1984年3期
以群文艺论文集第8页
以群文艺论文集第36页,中国电影年鉴
(1983)第127页
以群印象
叶以群(1911-1966)
追思录:叶以群(1911-1966)
叶以群
叶以群
以群在重庆
以群二三事
刘白羽
张敏孝
沈通
林曼叔等
李立明
方敬
以群文艺论文集第65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66页
中国电影年鉴(1982)第209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60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57页
作家在重庆第179页,花环集第75页
县文史资料第1辑第163页

叶以群

爸爸我在呼唤你——忆爸爸叶以群
以群述略
以群的编辑作风
艰难的追求,历史的选择——文学理论批评家
叶以群
叶新跃
鲍义来
燕平
叶子铭
上海文学1980年8期
艺谭1984年3、4期
编辑学刊1986年4期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期
叶以群的最后十年
叶以群小传
叶舟文汇月刊1989年12期
往事与哀思第317页
忆叶以群同志二三事
怀念以群
叶以群(1911—1966)
戈宝权
罗荪
京声 溪泉
往事与哀思第318页
往事与哀思第324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421页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

文艺理论家。原名元灿。安徽歙县人。早年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经济系学习。1931年回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任组织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抗战文艺》编委。1941年去香港创办中国文艺通讯社,后转赴重庆,与茅盾合编《文艺阵地》,并主编《青年文艺》《文哨》月刊。1945年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后去香港从事海外华侨联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上海文学》和《收获》副主编。主要著作有《文学底基础知识》《给初学写作者》《文学问题漫谈》等论文集,翻译《新文学教程》,主编文科统编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另有散文集《旅程记》等多种。

☚ 鸥外鸥   张庚 ☛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Ye Yiqun

当代文艺理论家。又名以群,笔名华蒂。安徽省歙县人。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先后任《北斗》、《青年文艺》等杂志的主编。1932年参加“左联”。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等地参加进步文化活动,编辑《抗战文艺》、《文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任《上海文学》、《收获》副主编。1961年主编《文学基本原理》。其他文艺理论著作有:《在文艺思想战线上》、《我们的文艺方向和创作方法》、《有关文学特征的问题》、《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等。
以群的主要成就与贡献,是在文艺评论方面。从30年代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并力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研究,总结“五四”以来我国现代革命文艺运动与文艺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成败得失。以群的文论大多具有实事求是、史论结合、以理服人、论证严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史料价值。其文艺理论的专题论文,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许多重大问题和文学的基本知识,诸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文学的思想性与典型性,文艺的风格,流派与“双百”方针,中外文学遗产的继承与革新,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与艺术感染力,文学语言问题,创作倾向的评论等等。这类文章大多是针对现实的文艺现象提出来的,有较强的说服力与一定的理论深度。

☚ 林默涵   邵荃麟 ☛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

原名元灿,又名志泰,笔名以群、华蒂。少年随父在杭州读书,1929年高中毕业,因《浙江潮》撰写进步文章被捕,后经担保出狱。同年秋考入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经济系,参加“日本无产阶级科学研究会”和“中国问题座谈会”。次年,负责建立东京“左联”支部,并团结东京“教联”和“社联”,成立“文化总同盟”。1931年在上海任《北斗》、《青年文艺》杂志主编。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为左联组织部长,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十字街头》,负责筹建左联安徽分会,主编《安徽学生》。1934年被捕,次年9月被保释,去西安撰写翻译文艺论著。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皖南事变后,去香港主持“文通社”。1946年创办“新群出版社”。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艺》、《收获》副主编等职。因受“潘汉年案件”株连,被长时间审查,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主要文艺理论著作有《创作漫谈》、《文学的基础知识》、《战争的素描》、《文艺阅读与写作》、《鲁迅的文艺思想》、《谈有关文学特性的几个问题》、《今昔文谈》及1961年主编的高校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等。译作有《苏联文学讲话》、《新文学教程》、《给青年作者》等。

☚ 张廷跃   方翰周 ☛
000007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