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叶以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叶以群1911—1966安徽歙县人 叶以群1911—1966文艺理论家。安徽歙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新文艺运动,曾任《青年文艺》杂志主编。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进步文化活动。1948年在香港主持“文通社”,开展对海外华侨文艺社团的文艺通讯和联络活动。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以及《上海文学》、《收获》副主编等职。著作有《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鲁迅的文艺思想》等。 叶以群
叶以群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文艺理论家。原名元灿。安徽歙县人。早年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经济系学习。1931年回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任组织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抗战文艺》编委。1941年去香港创办中国文艺通讯社,后转赴重庆,与茅盾合编《文艺阵地》,并主编《青年文艺》《文哨》月刊。1945年到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后去香港从事海外华侨联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上海文学》和《收获》副主编。主要著作有《文学底基础知识》《给初学写作者》《文学问题漫谈》等论文集,翻译《新文学教程》,主编文科统编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另有散文集《旅程记》等多种。 ☚ 鸥外鸥 张庚 ☛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Ye Yiqun当代文艺理论家。又名以群,笔名华蒂。安徽省歙县人。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先后任《北斗》、《青年文艺》等杂志的主编。1932年参加“左联”。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等地参加进步文化活动,编辑《抗战文艺》、《文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并任《上海文学》、《收获》副主编。1961年主编《文学基本原理》。其他文艺理论著作有:《在文艺思想战线上》、《我们的文艺方向和创作方法》、《有关文学特征的问题》、《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发展方向》等。 ☚ 林默涵 邵荃麟 ☛ 叶以群 叶以群1911~1966原名元灿,又名志泰,笔名以群、华蒂。少年随父在杭州读书,1929年高中毕业,因《浙江潮》撰写进步文章被捕,后经担保出狱。同年秋考入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经济系,参加“日本无产阶级科学研究会”和“中国问题座谈会”。次年,负责建立东京“左联”支部,并团结东京“教联”和“社联”,成立“文化总同盟”。1931年在上海任《北斗》、《青年文艺》杂志主编。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为左联组织部长,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十字街头》,负责筹建左联安徽分会,主编《安徽学生》。1934年被捕,次年9月被保释,去西安撰写翻译文艺论著。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皖南事变后,去香港主持“文通社”。1946年创办“新群出版社”。建国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艺》、《收获》副主编等职。因受“潘汉年案件”株连,被长时间审查,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主要文艺理论著作有《创作漫谈》、《文学的基础知识》、《战争的素描》、《文艺阅读与写作》、《鲁迅的文艺思想》、《谈有关文学特性的几个问题》、《今昔文谈》及1961年主编的高校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等。译作有《苏联文学讲话》、《新文学教程》、《给青年作者》等。 ☚ 张廷跃 方翰周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