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脑垂体激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脑垂体激素 脑垂体激素naochuitijisu即垂体激素。由垂体分泌或释放的激素。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和多肽,已知至少有7种: (1) 生长激素 (即生长素): 它不必通过靶腺而直接发挥作用。有促进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因而使肌肉发达;加速脂肪分解,减少糖的消耗和增加机体对重要无机元素的摄取利用,有利于机体的生长、修复等功能。生长素是机体生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幼年时期,生长素分泌过少会导致侏儒症,而分泌过多会造成巨人症(参见: “侏儒症”、“巨人症”)。(2) 催乳素 (即生乳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并维持泌乳,并参与应激反应和卵巢功能的调节。女性到青春期由于雌激素和其它激素的作用,使乳腺发育,在此基础上,妊娠期间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进一步促使乳腺发育。但由于此时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催乳素竞争乳腺细胞的受体,使催乳素失去效力。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在血中浓度大大降低,催乳素才开始发挥促进和维持泌乳的作用。(3) 促黑色细胞激素(即促黑素): 由垂体中间部分泌,故又名中间素。有促进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和使其弥散,从而加深肤色的作用。它和能使黑色素聚缩的肾上腺素协调作用,可使两栖类等动物的肤色得到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在人体内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4)促甲状腺激素(即促甲状腺素): 一种糖蛋白,功能参见“甲状腺激素”。(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即促皮激素,英文缩写ACTH): 其注射剂可做为药物应用于临床。功能参见“肾上腺激素”。(6)促性腺激素: 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对性腺的发育和分泌功能起促进作用。在两性的垂体中生成的促性腺激素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分别到达卵巢和睾丸后,发挥不同的作用(参见“性腺”)。腺垂体的活动,一方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等多种与垂体激素对应的神经激素的调节控制,另一方面又受到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靶腺激素的反馈性调节。 ☚ 脑垂体 生长激素 ☛ 脑垂体激素又称“脑下垂体激素”。脑下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下方,由腺垂体(垂体前前叶、中叶)和神经垂体(垂体后叶)两部分组成,通过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调节着全身各种内分泌腺,也是各种内分泌腺的推动者。脑垂体分泌的激素有9种,来自腺垂体的7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催乳激素(PRL)、促黑激素(MSH)];神经垂体的2种[抗利尿激素(ADH)、催产素(OX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