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公孙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公孙衍

战国中期纵横家。魏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曾任魏国的犀首(类似将军的一种官),故一称犀首。惠文王五年(前333年)入秦为大良造。公元前330年,率军在雕阳(今陕西鄜县北)大败魏军,斩首四万五千,俘魏将龙贾,迫魏献出少梁以外的河西之地。次年张仪入秦任大良造,衍因与张仪结仇,奔魏为将,致力于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韩、赵、燕、中山与魏“五国相王”,抗秦东进,但未见实效。公元前322年,张仪佯辞秦相而入魏为相,引韩、魏事秦,衍乃设计离秦、魏之交,以倾张仪。前319年代张仪为魏相。次年,因联结赵、燕、韩、楚、魏五国合纵伐秦,并挑动义渠君袭击秦后方,取得胜利,身佩五国相印。张仪死后,衍复入秦为相,专事破纵为横。一说衍此次入秦被逐,继张仪为相者乃甘茂。

公孙衍

战国时阴晋(今陕西华阴)人,号犀首。粗通谋略,善于权变,曾游说秦惠王,颇受赏识,被拜为大良造,率秦军败魏军于雕阴(陕西甘泉)。后离秦入魏,任魏相。游说关东诸国,主张合纵抗秦,曾发动“五国伐秦”,以楚怀王为纵长,兵逼函谷关,但关东诸侯貌合神离,不堪一击。不久即被秦军打败。

公孙衍

战国纵横家。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号犀首。曾入秦为大良造。后为魏将,首倡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燕、赵、韩、魏、中山“五国相王”。公元前319年任魏相。

公孙衍

战国时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人,号犀首,纵横家。秦惠王五年 (前333) 为秦大良造。后入魏为将,提倡燕、赵、中山、韩、魏“五国相王”,合纵抗秦。魏为秦所迫,接受连横之策用张仪为相,旋因东方五国支持合纵而被重新用为相,魏襄王元年(前318)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后为秦军所败。

公孙衍

号犀首。战国时魏阴晋(陕西华阴东)人。初事秦为大良造,力破苏秦纵约之计。后入魏,主张合纵,并行燕、赵、齐三国相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