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 公孙鞅前390~前338gongsun yang即商鞅,姓公孙,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秦孝公求贤,他应召入秦倡议变法。秦孝公三年(前359),任左庶长,不久升大良造,主持秦国变法长达20年之久。二十二年(前340)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为商君,又称商鞅。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孝公去世后,商鞅被诬告谋反,车裂身死。史书记载:“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有《商君书》24篇传世。 ☚ 公孙贺 文义民 ☛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即商鞅。战国时著名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也叫卫鞅。初为魏相公叔痤中庶子。后入秦,说秦孝公以强国之术,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 被任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旋升大良造。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用计战胜魏军,俘魏公子卬,因功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於(今河南内乡东)十五邑,称为商君,亦称商鞅。执政十九年,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诬告谋反,车裂而死,全家也遭杀害。遗物有“商鞅量”。传世《商君书》系后人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