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thoracentesis系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多用于因胸腔有液体、气体、液气体或肿物等的诊断或治疗。操作前应备好高压灭菌的胸穿包及其他有关物品;病人取正确体位;根据临床体征选取不同穿刺部位。如系排出胸腔过多液体,刺针部位必须在液平面之下数厘米;如为排出积气,则须在高位;如为抽取病变组织,则应术前定好位或在X线下指导进行;如为治疗注入药物则应选安全部位穿刺。总之,胸腔穿刺目的必须明确;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完备;位置必须正确,合适;操作需轻柔、敏捷;避免损伤肝、肺组织;术后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胸腔穿刺一种诊疗技术。胸腔积液时,一般在胸壁常选肩胛下角线第7— 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用胸腔穿刺针刺入胸腔,抽出胸水进行化验,了解液体的性质。大量抽液可减轻压迫症状,注入药物可进行治疗。常用于胸膜炎、肺癌等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胸腔穿刺适用于疑有胸腔积液或积液性质不明、胸腔有积气或积液产生压迫症状而需减压、胸腔内需注射药物时。患儿取坐位,穿刺侧手臂举过头,使肋间隙增宽。确定穿刺部位后用1%龙胆紫于皮肤上作好标记。一般取肩胛线第7~8肋间或腋后线第7~9肋间隙。局部消毒及麻醉后进行穿刺。针之一端接上橡皮管并用止血钳夹住。针尖沿所选肋间隙肋骨之上缘缓慢刺入,感到阻力消失时即达胸膜腔,然后将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放松止血钳,缓慢抽取液体或空气,抽满注射器后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取下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抽出液体或空气的速度不宜过快,年长儿一次穿刺量不超过600ml左右,以免纵隔障摆动幅度过大而产生休克。穿刺结束前向胸腔内注入药物,拔针后局部压迫片刻。抽出之液体如为脓液宜加抗凝剂以防因凝固而影响化验。 ☚ 侧脑室穿刺 心包穿刺 ☛ 00006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