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羊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羊皮典源出处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 《史记·秦本纪》:“ (秦缪公)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ying) 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 (gu) 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时是,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 (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五羊皮wǔ yáng pí形容君王礼贤下士,看重人才;或指未得际遇的贤士。《孟子·万章上》:“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史记·秦本纪》:秦缪公五年,晋国将俘虏的虞国大夫百里奚作为陪嫁侍从送给秦国。百里奚逃亡至楚,被楚人捉住。“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gu)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百里奚至秦,秦缪公释放了他,与他商议国事,授以国政,称为五羖大夫。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李群玉《薛侍御处乞靴》: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价敢全轻。 五羊皮 五羊皮李宗泰作。《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今无传本。本事见《史记·秦本纪》、《东周列国志》。春秋时,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虞亡,被晋国所俘。晋国将他作为陪嫁之臣,送往秦国。百里出逃至楚,为楚戍边军卒所执。秦穆公重其贤能,以五张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为五羖大夫,佐穆公建立霸业。川剧有《五羊皮》,滇剧有《五羖羊》。 ☚ 归燕记 白乳记 ☛ 五羊皮 五羊皮《孟子·万章上》:“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史记·秦本纪》:“(秦缪公)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后以此典形容君王重视人才;或指贤士未得际遇。南朝梁·高允生《百里奚歌》:“装金五羊皮,写情陈所告。”南朝梁·僧正惠偘《闻侯方儿来寇》:“羊皮赎去士,马革敛还尸。” ☚ 五树松 五噫 ☛ 五羊皮典源出处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 《史记·秦本纪》:“ (秦缪公)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ying) 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 (gu) 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时是,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 (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释义用法 百里 (一作奚) 原是虞国大夫,后被晋献公俘去。晋献公嫁女于秦缪公,百里傒又作为陪送奴隶来到秦国。他从秦国逃往宛地,被楚人捉住。秦缪公用五张公羊的皮把他赎回,并任他作了大夫。后以此典指君王重视人才; 或指未得际遇的贤士。 用典形式 【五羖】 唐·李白:“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地间。”宋·王令: “况持身售人,五羖岂真价?” 【五羊皮】 唐·李白:“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五羖皮】 宋·苏轼:“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宋·黄庭坚:“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五羖赎】 唐·李商隐:“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价羊皮】 宋·陆游:“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五羊皮 【出典】 《史记》卷五《秦本纪》:“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余。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释义】 春秋时秦穆公(缪公)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傒(通“奚”),任用为相。百里傒遂辅佐秦穆公建成霸业。后世用“五羊皮”作为咏贤相或咏求贤的典故。 【例句】 ①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李白《鞠歌行》1691)这里追述百里傒遇合故事以衬托下文对世轻贤才的感叹。②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李白《南都行》1715)诗咏汉之南都——南阳。这里称颂南阳宛人百里傒之贤以切题。③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6239)这里以“五羖赎”代指自己就任郑亚幕府时接受的聘金。自谓长怀对郑氏的感激之情。④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价敢全轻。(李群玉《薛侍御处乞靴》6599)这里的“五羊皮”是指靴价,亦含有以百里奚自比之意。⑤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7064)这里用百里奚事,感叹世风不古,不重视贤才。 五羊皮❶借指微贱之人。《乐府诗集·琴歌》之一: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离……今日富贵忘我为? ” 五羊皮【出处】 《史记·秦本纪》:“(缪公)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傒,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gǔ)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