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柳陂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柳陂之战李存勗进攻后梁的战役。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十二月,晋王李存勗亲率大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进至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南),闻梁军来追,李存勗下令出战。大将周德威谏曰:“贼倍道而来,未有所舍;我营栅已固,守备有余。既深入敌境,动须万全,不可轻发。此去大梁至近,梁兵各念其家,内怀愤激,不以方略制之,恐难得志。王宜按兵勿战,德威请以骑兵扰之,使彼不得休息,至暮营垒未立,樵爨未具,乘其疲乏,可一举灭也。”李存勗曰:“前在河上恨不见贼,今贼至不击,尚复何待?公何怯也!”遂率亲军先行。梁将贺环列阵绵亘数十里,李存勗率银枪都陷阵,冲荡击斩,往返十余里。梁将王彦章兵败,退往濮阳(今河南汝南)。李存勗辎重军望见梁军旗帜,大惊溃散,冲入周德威阵中。周德威军乱战死。李存勗据高丘收散兵,至日中,军势复振。陂中有土山,为梁兵所据。李存勗亲率骑兵登山,步军继至,夺据土山。日晚,梁将贺环阵于山西,李存勗军望之大惧,诸将请敛兵还营,明朝再战。天平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阎宝谏曰:“王彦章骑兵已入濮阳,山下惟步卒,向晚皆有归志。我乘高趋下击之,破之必矣。今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若复引退,必为所乘。诸军未集者闻梁再克,必不战自溃”。凡决胜料敌,惟观情势,情势已得,断在不疑。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力取胜,纵收余众北归,河朔非王有也。”遂命部将王建及、李嗣昭率骑兵出战,诸军继发,居高临下,直趋敌阵。又令人率白丁万人于山下曳柴扬尘,鼓噪以助声势。梁军大败,自相践踏,弃甲山积,死者近三万人。此战双方各丧士卒三分之二,皆无力再战。 胡柳陂之战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后梁贞明四年(晋天祐十五年,918)十月,晋王李存勖(沙陀人)谋逼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州率师次于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略地至郓、濮而还,营于麻家渡(今山东鄄城县东北),诸镇列营十数。梁将贺瓌、谢彦章以军屯濮州行台村(今山东鄄城县东北),结垒相持百余日。十二月,李存勖进军距梁军栅十里而止。闻梁将内讧,遂乘机率军趋大梁、经临濮(治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镇),至胡柳陂(今山东鄄城县西南)。梁军亦舍营而至,列阵横亘数十里。晋军以横阵抗之。时李存勖与李存审总河东,魏博之众居其中,周德威以幽蓟之师当其西,镇、定之师当其东。梁将贺瓌、王彦章全军接战,败走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由于在阵西守卫辎重之晋军,见梁之游军旗帜,皆惊走,并冲乱周德威军,致使自相蹈籍不能禁,周德威阵亡,阵西溃败,梁军数万乘势先据陂中土山,李存勖率中军先登,银枪步兵继进,夺其山。梁军复于土山西结阵数里,晋军乘黄昏奋击,梁军大败,弃甲积如山。晋军遂拔濮阳。战事以梁军失败告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