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后的改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后的改变 胎儿血循环及其出生后的改变胎儿心血管系统的分布不仅适应出生前的需要,并且在出生后还要随着婴儿的发育及躯体和脏器位置与结构的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逐渐演变成为生后循环系统的布局。 图1 胎儿血液循环 1.脐 2.脐静脉 3.静脉导管括约肌 4.静脉导管 5.左肝静脉 6.下腔静脉 7.右心房 8.卵圆孔9.左心房 10.主动脉弓 11.肺动脉干 12.动脉导管 13.肺静脉 14.降主动脉 15.肠系膜上动脉 16.肾动脉 17.门静脉 18.右肝静脉 19.膀胱上动脉 20.膀胱 21.髂内动脉 22.髂外动脉 23.脐动脉 24.胎盘 25.上腔静脉 胎儿血循环途径 胎儿主要大血管血液中含氧量
卵圆孔封闭 出生后肺部的阻力减小,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肺扩张与肺血管收缩的减少,同时体循环动脉阻力增大,这样,下腔静脉压力及右房压力下降,而左房压力加大,故卵圆孔封闭。卵圆孔完全封闭一般在一岁左右,最晚不超过三岁。卵圆孔封闭后在房间隔的右侧留下一凹,称卵圆窝。 动脉导管的闭锁 出生后动脉导管一般立即收缩,但部分也可保留几天或几周,其原因最主要是氧分压对动脉导管肌肉的刺激,部分缺氧释放交感胺也可使动脉导管封闭。有人报道当肺充气时,肺所释放的缓激肽可使动脉导管收缩,缓激肽的作用似依赖于出生时肺通气所产生的主动脉血的高含氧量。出生后1~2周内,动脉导管还可间歇性的开放,6~8周以后,管腔逐渐由增生的内膜组织完全封闭,变为动脉韧带。 脐动脉关闭 脐动脉于分娩后10分钟即封闭,缓激肽同样也可使脐动脉收缩,2~3月后纤维化。这时脐动脉的远端部分形成脐侧韧带,而其近端部分则依然开放,成为膀胱上动脉。脐静脉和静脉导管的关闭,发生在脐动脉关闭后不久。分娩时在脐静脉循环停止前尚有约占胎儿体重1~4.5%的血进入胎儿,脐静脉闭锁后形成镰状韧带下缘的肝圆韧带,从肝圆韧带到下腔静脉的静脉导管也闭锁而形成静脉韧带(图2)。 图2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1.上腔静脉 2.肺静脉 3.卵圆孔已闭 4.右心房 5.主动脉弓 6.动脉韧带 7.肺动脉干 8.左心房 9.右肝静脉 10.门静脉 11.圆韧带 12.膀胱 13.脐侧韧带 14.膀胱上动脉 15.肠系膜上动脉 16.肾动脉 17.降主动脉 18.左肝静脉 19.静脉韧带 20.髂内动脉 ☚ 心脏与血管畸形 淋巴系统的发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